2018-2019学年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变成煤的植物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2、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
A . 蕨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强
B . 蕨类植物的呼吸作用更强
C . 蕨类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D . 蕨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生殖
3、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是因为( )
A . 其植株非常矮小,容易死亡
B . 它有假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毒物质
C . 其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毒气容易侵入
D . 它有输导组织,有毒物质容易扩散
4、下列各项中,属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都生活在干旱地区
B . 都有茎、叶的分化
C . 都有输导组织
D . 种子外面都没有种皮和果皮包被
5、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水绵无根、茎、叶的分化
B . 葫芦藓的根为假根
C . 贯众叶背着生有褐色的种子
D . 满江红、卷柏都属于蕨类植物
6、“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清•袁枚的一首诗,这里的“苔”即是苔藓,根据你对植物类群的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为( )
A . 种子繁殖
B . 孢子生殖
C . 分裂生殖
D . 出芽生殖
7、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
A . 卷柏
B . 水绵
C . 水葫芦
D . 葫芦藓
8、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 藻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9、关于苔藓植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茎和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B . 无根、茎、叶的分化
C .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有茎和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10、某同学外出游玩时采集到一些苔藓植物,你认为他应该是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采集到的( )
A . 清澈的溪流中
B . 树林或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C . 向阳干燥的田野中
D . 阴暗无光的山洞中
11、下列植物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的是( )
A . 海带
B . 葫芦藓
C . 水绵
D . 满江红
12、畅游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倾听天籁之音,林密水清给人以无穷的享受.特别是在浓密的林间行走,我们只顾欣赏如画的风景,稍不留意就会被地面上绿茵如毯的植物所滑倒,这种植物只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你认为这种植物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裸子植物
13、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
A . 叶子太薄
B . 茎太细小
C . 没有真正的根
D . 靠孢子繁殖
14、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
(1)图甲中 (填字母)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 (填字母)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填字母)
(3)图乙中A,B,C中都有 组织和 组织,能运输 、 和 。而图甲中的A′、B′、C′中无此结构。
(4)由此可见, 图中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
15、小明在爷爷家看到了一株植物(如图甲),觉得特别漂亮,细心的他还发现叶的背面有一些褐色的隆起(如图乙)。他产生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1)小明向爷爷要这株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爷爷却没有给他,为什么? 。
(2)爷爷把这株植物送给了小明,让他带回家去养,你认为小明应把它放在 的环境中。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 环境中。
(2)形态结构: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比较 ,有 、 、 的分化,并且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 ,用 进行繁殖。
(3)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食用; 、贯众等可供药用; 可作绿肥和饲料;古代蕨类可形成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