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 . 制作培养基   B . 消毒 C . 接种 D . 培养
2、下列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 .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种类 C . 细菌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 . 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
3、在日常生活中,馒头或水果上长“毛毛”,“毛毛”指的是( )

A . 苔藓 B . 细菌 C . 霉菌 D . 酵母菌
4、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分解者很少
5、在培养菌落的过程中,天天同学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下列为细菌菌落的是(    )

A . 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 . 菌落小,呈绒毛状,絮状 C . 菌落大,出现红褐色 D . 菌落大,呈现蜘蛛网状
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 . 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需高温灭菌处理 C . 将硬币放在培养基是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 D . 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
7、如图表示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观察它们的形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是真菌菌落 B . a菌落常呈绒毛状等形状 C . b是细菌菌落 D . b有时还有红、褐、绿等颜色
8、如图表示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观察它们的形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是真菌菌落 B . a菌落常呈绒毛状等形状 C . b是细菌菌落 D . b有时还有红、褐、绿等颜色
9、夏天的牛肉汤很快会因细菌大量繁殖而变质,这说明细菌的生存需要(    )

A . 适宜的温度 B . 水分 C . 有机物 D . 以上都是
10、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和也变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 B . 乙瓶和丙瓶中的肉汤变质的根本原因不相同 C . 甲与乙形成了对照实验 D . 引起肉汤变质的细菌是空气中原有的细菌产生的
11、下列不属于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的是(  )

A . 水分 B . 有机物 C . 适宜的温度 D . 无机物
12、据报道,在新生儿的呼吸道内也有细菌的存在,这说明(  )

A . 细菌的数量很多 B .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C . 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D . 细菌对人类危害巨大
13、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环境下培养24小时.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  )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浑浊

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

40℃

全部表面变清晰

接种细菌

0℃

全部表面变清晰

无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清晰

接种细菌,上面盖上吸有抗生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

A . 编号①和编号② B . 编号①和编号③ C . 编号①和编号④ D . 编号②和编号⑤
14、下列条件不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的是(   )

A . 适宜的温度 B . 水分 C . 氧气 D . 营养物质
15、霉菌最容易生长的环境是(   )

A . 干燥的皮鞋 B . 潮湿的沙地 C . 潮湿的粮食堆 D . 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16、培养细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是(  )

①接种 ②高温灭菌、冷却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 . ①②④③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③②④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多少是不同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在接种前,必须将所用的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发霉的橘子皮上看到的是真菌形成的菌落.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由于细菌和真菌都能够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下面是探究笔帽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帮助完成。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和琼脂的培养基(已经高温灭菌并冷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1号培养皿不作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      作用。2号培养皿处理方法是      

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4)如果出现      的结果说明笔帽上有细菌和真菌。

2、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伟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环境里

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伟想探究的问题是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小伟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伟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条件①、②分别是       和       .

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A中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以上步骤中,B是将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是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     )过程。

(2)
A . 结合 B . 接种 C . 培养 D . 种植
(3)完成步骤C培养,需要在适宜的      下进行.

(4)同学们看到的菌落较大,若它的特点是褐色,绒毛状,由此他们断定这是一个      形成的菌落.

(5)某同学认为这一实验中,还应再设计一套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密封.你觉的他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4、

在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牛肉汁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2)洗手前在培养基上按手印,这一操作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2)
A . 灭菌 B . 接种 C . 培养 D . 配制培养基
(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无菌操作是为了      

5、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