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六单元17.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①将彻底改变江西当地教育的落后面貌 ②践行了志愿精神,传递了正能量
③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 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学会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走向成熟
③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和公益活动 ④努力学习,将来非名校不上,也去支援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的相同的责任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
漫画《捐款》告诉我们( )
①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
②这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③只要人人都参与捐款,我国将不再有失学儿童
④只有每个人心想他人,向他人伸出自己的双手,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家庭就会充满爱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④只会付出代价而没有任何回报
①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②关爱集体,奉献社会
③彰显个性,不理会他人的看法 ④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①爱心是一份情感、一种责任 ②帮助了别人,人生更有价值
③爱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④自觉服务社会首先要乐于奉献
据调查,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有如图所示的几种。由此可见,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 )
①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②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
③增强服务社会的自觉性 ④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共6小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表中的数据
年份(年) | 2000 | 2005 | 2010 | 2020 |
科研投入(亿元) | 801 | 2365 | 5220(预期) | 9000(预期) |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 0.9 | 1.3 | 2 | 2.5 |
材料二: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驻天宫二号,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子啊轨飞行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核技术试验。
材料一:2016年04月13日据《钱江晚报》报道 如果在公交车上,身边素不相识的乘客晕车呕吐,你会怎么做?不久前,在浙江台州天台县一辆城乡公交上,一位六七十岁的阿婆吐了一地。车上的乘客,有人赶紧扭头,有人捂住鼻子,还有人起身换了个位子……就在其他人避之不及的时候,一个少女站了起来。她从书包里拿出包书的书皮,接住阿婆又一次的呕吐物,用纸巾把地面擦干净,然后安静地坐回了自己的位子。
材料二:2016年4月13日,据河南法制报报道,南阳男子冲进火海勇救爱妻: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30岁的申贵林是一名打工仔,面对出租屋内熊熊燃烧的烈火,他不顾邻居劝阻毫不犹豫冲进火海,将被大火烧伤昏迷的妻子抱出,但因火势太大,夫妻二人均被烧成重伤。“永不后悔,因为她是我的爱人。”面对媒体记者的镜头,申贵林如是说。申贵林的大爱壮举,虽不算见义勇为,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南阳市文明办副主任马蔼玲这样评价他:“亲人危难时刻,申贵林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英勇救妻,是孝老爱亲模范,值得赞扬和表彰。”
材料:2016年4月24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再来一遍,还愿意吗?”“没有问题。”杨利伟坚定地说,“就算付出生命,去实现一个民族的梦想,这是值得的。”在飞行前的几年时间里,杨利伟与外界是隔离的,他学完了航天飞行测控、载人航天嚣技术等30多门课程,考核成绩全部优秀,同时不断挑战心理和生理极限,完成8大类58个专业的训练任务,以专业技术考核第一名入选首飞梯队。杨利伟回忆,在飞行中,火箭抛掉逃逸塔后,发动机与箭体产生共振,形成了强烈振动,身体快顶不住了,在几十秒钟内有“死亡的感觉”……最终,他完美地完成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当下,网络募捐铺天盖地,乐善好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然而火热的爱心也时常遭遇现实尴尬──四川女孩患癌募捐,家人承诺捐出剩余善款却又反悔;安徽女子“因救人被狗咬伤”获捐款,“救人”剧情却纯属虚构;个别明星、企业借慈善之名,行宣传之实,承诺捐款后又悄悄赖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慈善法草案,此法的实施给乐善好施的人们一颗定心丸。
三、综合题(共1小题)
某校准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前,对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的结果如下
参加项目 | 情况统计 | ||
从未参加过 | 偶尔参加 | 多次参加 | |
希望工程捐款,帮助贫困学生 | 73% | 25% | 2% |
义务植树,义务劳动 | 79% | 20% | 1% |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95% | 5% | 0% |
请回答:
四、问答题(共2小题)
李玉洁是湖北省宣都市陆城街道头笔社区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她7岁罹患类风湿,14岁因瘫痪辍学,15岁开始写作并多次获奖,自学取得大专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创办“知心姐姐工作室”,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开展励志演讲,在书屋,她办起了“小书桌”,寒暑假期间,社区里没有大人照看的孩子会到这里来找李玉洁,20多个孩子成了她的特殊工作对象,她督促着练字、做作业、复习功课,不收取任何费用……
历经三年磨砺,靠着仅能打字的两根指头,她的25万字自传体小说《梦想在110厘米之上》终于在2015年7月出版,她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110厘米是我坐在轮椅上的高度,但我的梦想是超越这个高度的,弥补不能站着的遗憾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挣脱枷锁、追求梦想”。
李玉洁的追梦人生给了你哪些启示?
勇于“扶”人的马爱平为什么赢得了人们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