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1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北京市第二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这一案例说明(  )

①没收财产是我国的一种主刑    ②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附加刑与主刑可以同时适用    ④公民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求非法的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我国刑罚中,只能独立适用的刑罚为(  )

A . 主刑 B . 行政拘留 C . 附加刑 D . 刑罚处罚
3、福州的陈某,半夜撬开邻居的防盗门,抱走熟睡的男童,并留下30万元的纸条,后来因男童哭闹,将其闷死。近日,福州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其个人的全部财产,上述案例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①死刑 
②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③没收其个人的全部财产 
④罚款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4、2015年1月9日,房祖名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在北京东城区法院开庭,房祖名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从刑罚的种类看,罚金属于(  )

A . 主刑 B . 附加刑 C . 行政处罚 D . 民事处罚
5、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

①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③犯罪应受治安处罚                    
④犯罪应受刑事处罚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 .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 B .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C . 剥夺政治权利、罚金 D . 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7、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警示我们( )

A . 公民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B . 一切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C . 法律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 D .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8、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材料中提到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认识正确的是(    )

A . 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属于主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加刑 B . 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都不能独立适用 C . 对侵权严重的犯罪分子可同时处以有期徒刑和拘役 D . 对犯罪分子处以刑罚的根本目的是惩治犯罪、保护受害人权益
9、自2016年4月1日开始至5月10日,甘肃省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0天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严惩“酒驾”等11种行为,以下对“酒驾”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酒驾”是犯罪行为 B . “酒驾”只要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就不应追究责任 C . “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 “酒驾”只是一种不良行为
10、高三学生阳阳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能经常去网吧,他多次手持凶器抢劫同学财物。人民法院认定阳阳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根据违反的法律,阳阳的行为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 B . 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违纪行为
11、网络红人秦火火因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    )

①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结果                         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均应受刑罚处罚

③我们要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2、你的“法律知识”有多少?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说法与理解,你认为哪一组正确?(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中的“国家”是指司法机关

②盗版、山寨行为直接侵犯荣誉权;商城保安搜查顾客随身物品侵犯了其知情权

③贩毒、拦路抢劫、国家考试作弊都是犯罪;犯罪比一般违法的社会危害性更大

④当建筑工地噪音大影响正常休息时,可以向当地环保局投诉

⑤“判处拘役3个月”与“罚款8000元”中,拘役属刑罚的主刑,罚款属行政处罚

⑥如果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环节需2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⑥ C . ③④⑤ D . ②⑤⑥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刑事制裁又称为刑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触犯刑法、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实施的法律制裁。(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2016年2月5日凌晨3点,18岁少女小王(化名)正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她走到小区楼下电梯口时,一名男子掏出一把匕首,顶到了她的脖子上!持刀男子说:“把钱都拿出来!”凌晨时分,楼里的住户大多已经休息,小王也不敢大声呼救!突然她朝着劫匪跪下,哭诉说:“我爸爸刚刚出了车祸,现在正在住院,家里正急着用钱,你能不能行行好,放过我!”持刀男子竟也动了恻隐之心说:“我也不容易,你好歹给我点!”,小王把包里的钱都给了他,并答应给他找工作。小王成功逃脱后马上报警,第二天持刀男子被抓获。

案例二:16岁的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找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1)案例一中持刀男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种行为对公民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危害?

(2)请结合案例一说明小王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她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3)针对案例二中小李和小谢的行为,我们要吸取什么校训?

2、阅读下面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2016年2月5日凌晨3点,18岁少女小王(化名)正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她走到小区楼下电梯口时,一名男子掏出一把匕首,顶到了她的脖子上!持刀男子说:“把钱都拿出来!”凌晨时分,楼里的住户大多已经休息,小王也不敢大声呼救!突然她朝着劫匪跪下,哭诉说:“我爸爸刚刚出了车祸,现在正在住院,家里正急着用钱,你能不能行行好,放过我!”持刀男子竟也动了恻隐之心说:“我也不容易,你好歹给我点!”,小王把包里的钱都给了他,并答应给他找工作。小王成功逃脱后马上报警,第二天持刀男子被抓获。

案例二:16岁的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找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人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1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