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我与社会 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 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 .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2、社会生活复杂,需要我们学会选择。下列同学选择正确的是(    )

A . 小丁碍于面子接过同学递来的香烟 B . 小梅请病假去观看某明星演出 C . 小华为了买手机和父母大吵大闹 D . 小涛把捡到的钱包主动交还失主
3、我们已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 . 越来越分离 B . 与任何人无关 C . 越来越紧密 D . 彼此不能分开
4、以下图片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社会生活感受的是(  )

①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工人有条不紊的工作③商场琳琅满目④ 博物馆丰富的展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5、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
A . 中学生年龄还小,离不开社会 B . 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C . 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 . 中学生不需要自立
6、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绚丽多彩的。下面图片不能反映这一点的是(  )

A . 展现才艺 B . 旅游购物 C . 深远宇宙 D . 载歌载舞
7、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  )

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8、当我们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时,我们的感受是(  )

A . 很热闹,场面震撼 B . 作为中国人,我自豪,我激动 C . 能到北京天安门,太幸运了 D . 升国旗仪式见多了,没啥特别
9、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启示我们需要(  )
A . 融入社会生活 B . 沉浸在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与他人接触 C . 不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 D . 只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10、小明在《新闻联播》上得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习近平主席监誓下宣誓:本人林郑月娥,谨此宣誓: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定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小明了解社会的途径是(  )

A . 网络 B . 电视 C . 报刊 D . 实地考察
1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

①血缘关系 ②敌对关系 ③地缘关系 ④业缘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2、下图是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图。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在社会上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④人的身份可以通过社会关系中的血缘关系来确定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④
13、莲花中学各年级每年都组织一些师生参加的“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告诉我们(  )
A . 学雷锋活动只适合在学校举行 B . 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C . 只有莲花中学每年举行了学雷锋的社会实践活动 D . 莲花中学的师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最高
14、下列句子最能体现“志愿汇”图标内涵的是(  )

A .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B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D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下列能体现正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关注每年两会,并献计献策

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6、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  )
A . 集体 B . 家庭 C . 单位 D . 社会
1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②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③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④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④
18、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表明我们具有不同的(  )
A . 职业 B . 身份 C . 地位 D . 级别
19、小林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

②小林的身份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

③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在同一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

④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0、有人这样比喻: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颗小草。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A . 人类非常渺小 B .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C . 人离不开社会 D . 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

二、探究题(共4小题)

1、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长大的女孩劳拉。这个8岁的女孩用四肢爬行,用狼的语言在狼群里尽情“交谈”。小劳拉后来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心。经过18个年头的艰苦训练和学习,劳拉才逐步恢复人性,最终还上了大学。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广泛的社会生活。请你列举你认为能体现社会生活内涵的内容。
3、看如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你的四种身份。
4、大多数人面对陌生人时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生活导师”也曾给过人们“不要与陌生人交往”的忠告。

请你思考:你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吗?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的?你如何看待“生活导师”的忠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我与社会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