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达标检测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隋唐对外交往活跃,交往的范围包括(     )

①非洲  ②亚洲  ③欧洲  ④美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④
2、观察下列图片,我们从中得出的重要信息是(     )


A . 西方国家模仿能力强 B . 唐朝时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 C .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 . 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
3、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晁衡 D . 崔致远
4、一个东渡日本的中国和尚,为何两国人民世代传颂他的事迹,诵念他的名号?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他在日本讲授佛经,弘扬佛法 B . 他把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 C . 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D . 他写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5、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

A . 大秦音乐 B . 朝鲜音乐 C . 印度音乐 D . 波斯音乐
6、《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

A . 日本 B . 印度一带 C . 伊朗 D . 阿拉伯地区
7、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么,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的起点和终点是(     )

A . 洛阳——尼泊尔 B . 北京——日本 C . 新疆——巴基斯坦 D . 长安——天竺
8、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

A . 《史记》 B . 《大唐西域记》 C . 《金刚经》 D . 《西游记》
9、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0、唐朝对外交往异常活跃,既有吸取中国先进文化的遣唐使,也出现了鉴真、玄奘这样的文化大使。其原因不包括(     )

A . 经济的繁荣 B . 开放的对外政策 C . 对外交通发达 D . 科举制完善
1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帆船再现的是(     )


A . 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 .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 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 . 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

材料二 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长安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图中地点A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唐朝对外交往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达标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