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达标检测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 . ③①②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④③②
D . ③②④①
2、“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
A . 《三国演义》
B . 《红楼梦》
C . 《西游记》
D . 《水浒传》
3、“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
A . 宋朝
B . 唐朝
C . 三国
D . 清朝
4、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
A .
B .
C .
D .




5、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 . 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 .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 . 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 . 《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6、《红楼梦》第23回中提到“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这里面说到了两部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其中第二部杰作的作者是( )
A . 关汉卿
B . 司马光
C . 曹雪芹
D . 汤显祖
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 . 明朝时期
B . 清朝前期
C . 清朝后期
D . 南宋时期
8、明朝绘画居于统治地位的是( )
A . 山水、花鸟画
B . 山水、宗教画
C . 宗教、风俗画
D . 民俗、花鸟画
9、明代的书法比前代更加普及,以行书、草书见长,其中善于吸收古人书法精华、其书体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A . 苏东坡
B . 王羲之
C . 张择端
D . 董其昌
10、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他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他是( )
A . 米芾
B . 黄庭坚
C . 唐伯虎
D . 郑板桥
11、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右图所示故事情节出自( )
A . 《三国演义》
B . 《红楼梦》
C . 《西游记》
D . 《水浒传》
12、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
材料二 施耐庵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来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材料四
材料五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它通过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1)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其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成书于何时?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3)材料三中的《红楼梦》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趋势?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部文学作品?该部作品歌颂了人民一种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