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渔家傲·秋思》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共4小题)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读《渔家傲·秋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分析其作用。

3、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4、读《渔家傲·秋思》,“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题目(共5小题)

1、读《渔家傲·秋思》,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下面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读《渔家傲·秋思》,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100字以内)

4、对诗歌《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 .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 . 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 . 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5、根据《渔家傲·秋思》,请回答下面问题 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三、 名句填空(共11小题)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            ”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            ”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4、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

6、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            ”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8、“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      ”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            ”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      ”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9、宋代的范仲淹说过“             ”,这正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济世情怀。

10、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11、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      

四、基础积累,解词并注音(共8小题)

1、读《渔家傲·秋思》,塞      下:      之地,这里指      

2、读《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      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3、读《渔家傲·秋思》,边声:      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4、读《渔家傲·秋思》,千嶂            的山峰;崇山峻岭。

5、读《渔家傲·秋思》,燕      然未勒:指      未平,      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      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6、读《渔家傲·秋思》,羌      管:即      ,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7、读《渔家傲·秋思》,悠悠:形容声音      

8、读《渔家傲·秋思》,寐            ,不寐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渔家傲·秋思》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