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五星红旗——中国的骄傲!随着奥运健儿的夺冠,随着“神舟七号”的升天,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飘到了奥运赛场,从中华大地升上了茫茫太空!自豪之余,我们不禁想到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 )

A . 开国大典 B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
3、朝鲜战争成为“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评价的历史影片是( )

A . B . C . D .
4、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信息,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 . 北伐战争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B . 新中国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C . 西藏和平解放    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D . 土地改革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5、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生产力方面,“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是( )

A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 .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法律不接地气,就会被束之高阁。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立法法》修正草案成为了本次大会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审议草案,认真、严谨审核,提出多处修改意见。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制定于(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江被称为南北交通的“天堑”。新中国建立后,长江两岸首次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在( )

A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大跃进”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8、新中国成立后,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是引导农民( )

A . 开展土地改革 B .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建立人民公社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10、

中国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下列宣传画与这一口号反映的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11、2016年5月1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52周年纪念日,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民爱民、求实奋斗、廉洁奉公的正能量依然穿越时空,引发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以下和焦裕禄同属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全国人民的楷模是( )

A .   B . C . D .
12、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A .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 B .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C . 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某 D . “求同存异”得到国际认同
13、下列图示的空白处应该填( )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 . 新中国成立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抗战胜利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14、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上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改革开放的是( )

A . 开天辟地方阵 B . 艰苦创业方阵 C . 春天的故事方阵 D . 走进新时代方阵
15、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6、

某陈列馆举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①②④
17、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听说深圳的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深圳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B .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D .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8、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一步开放的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经济特区 D . 内地
19、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确立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中共十四大上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 . 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
20、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

A . 阶级斗争之路 B . 照搬苏联经验之路 C . 学习日本之路 D . 走自己的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其中的五处错误并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我国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在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大都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农业喜报频传。与此同时,随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可是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人们片面强调快,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使得右的错误在全国泛滥开来。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错误的形势没有根本改变,最终酿成十年浩劫,1976年10月在华国锋、叶剑英的带领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大革命”使人们意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于1982年颁布了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民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党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

(1)错在      改为      

(2)错在      改为      

(3)错在      改为      

(4)错在      改为      

(5)错在      改为      

2、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探索篇】

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感悟篇】

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1)图一:      被誉为:      

(2)图二:      被誉为:      

(3)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

(4)图五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什么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

(5)图七、图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

材料三 深圳的变化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

(3)分析材料三中从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过哪些思想上的震撼?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

4、

九十多年征途漫漫,九十多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每遇艰难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 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中国2010年的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无疑是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与反映。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如果要重温这段历史,应依次参观哪些地方?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取得的经济成就?其重要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也有重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显示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请问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哪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4)如果运用上述三则材料作为班级主题墙报的内容,请设计一个主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