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1民族团结一课一练•提技能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其中作为主体的民族是 (  )

A . 壮族 B . 藏族 C . 汉族 D . 维吾尔族
2、“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我国实行 (  )

A . 民族区域自治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社会保障制度
3、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 (  )

A . 筹建新中国时 B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C .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D . 改革开放后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  )

A . 祖国统一 B . 民族平等 C . 民族团结 D . 共同富裕
6、西藏解放六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 . 加强各民族团结 B . 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 .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 .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7、下列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是 (  )

A . 西藏自治区 B . 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C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

A . 可持续发展战略 B .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 放宽政策 D . 搞活经济政策
9、从2013年起,内地西藏班普通高中学制将由3年延长为4年,增加一年预科学习,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班高中阶段的学习,这体现了 (  )

A . 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关注 B . 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援助 C . 全国各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D .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援助
10、

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

A . 朋友遍天下 B .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 科教兴国 D .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1、

右下图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这些设计理念体现

了 (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 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 2015年9月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俞正声在讲话中指出,50年来,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西藏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68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64倍。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青藏铁路修到了日喀则,边远的阿里通了民航,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为西藏架起了电力“天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一项什么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2)从材料二中得出哪些信息?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4.11民族团结一课一练•提技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