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湖区,人们用围湖造田的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结果害虫大量繁殖,导致农业减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 害虫的繁殖能力太强
B . 害虫的天敌繁殖得太慢
C . 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D . 人类活动改善了生态平衡
2、酸雨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还威胁人类健康.形成酸雨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水蒸气
D . 甲烷
3、酸雨是指雨水具有较强酸性,pH小于5.6的雨水.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使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
A . 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燃放烟花爆竹
C . 使用环保购物袋
D . 购买精包装商品
5、下列行为不属于对植被资源进行破坏的是( )
A . 伐优留劣
B . 乱砍滥伐
C . 过度放牧
D . 植树造林
6、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木材用于制作教材。当前,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政府又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 有利于卫生防疫
B . 为造纸厂创造经济效益
C .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 .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7、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B .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C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D . 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8、下列叙述中属于荒漠的特点的是( )
A . 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B . 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
C . 以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为主
D . 以适应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为主
9、水体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水中的其他生物可能减少或死亡,主要原因是( )
A . 浮游动物消耗大量氧气,使其他生物缺氧而死
B . 浮游动物消耗大量食物,使其他生物缺乏食物
C . 浮游动物占据很大空间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D . 浮游动物使水体透光程度降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而影响其他生物
10、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数百年前还是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后来都变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
A . 寒流侵袭
B . 掠夺式开发
C . 地壳运动
D . 蝗灾频繁
11、下列行为中能对水域环境有保护作用的是( )
A . 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到处排放
B . 对海洋鱼类任意捕杀
C . 打捞水中污染物
D . 农田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12、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一氧化碳
13、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 .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 .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 .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1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A . 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
B . 不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
C .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D . 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1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
A .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往往分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这两类因素往往 作用, 因素可以导致 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2、科学家把生物随着 和人员往来 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 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 。
3、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向 索取越来越多的 。而当今人口的急剧增长,不仅对 产生巨大的压力,而且会给 造成一定的破坏。
4、目前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益,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试写出减缓温室效应的二种措施 和 。
5、日本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了含 的鱼虾;痛痛病是长期食用含 的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要防止汞、和镉污染就要处理好日常生活中常用 。
6、水污染的主要根源是 ,工业废水, 污水,农业、化肥等都会污染水环境。
7、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
8、在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问题的实验中,采用的抽样检测方法是 ;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 。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某乡有一池塘,塘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池塘附近办了一家小型的化工厂,经常把污水排放入池塘,结果使池塘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死亡。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的这种变化说明了池塘的 遭到了破坏;
(2)造成这种破坏的原因是化工厂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对池塘水质的影响,超过了池塘生态系统的 能力。
(3)要使池塘恢复到本来的面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首先恢复的生物是 。
2、2011年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1)下列属于海洋水体污染危害的有 (填序号)
①使海产品减少,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内
(2)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保护好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我市的海洋环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