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用的材料应该是( )
A . 薄而透明
B . 厚实的
C . 干燥的
D . 完整的
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
A . 擦→滴→撕→展→盖→染
B . 滴→撕→展→擦→盖→染
C . 擦→滴→展→撕→盖→染
D . 擦→滴→撕→展→染→盖
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目镜上标的是10×,物镜标的是40×,请问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为( )
A . 300倍
B . 150倍
C . 40倍
D . 400倍
4、小明在载玻片上用细圆珠笔写了个字母“b”,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那么它看到的图形应该是( )
A . b
B . p
C . q
D . d
5、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③④②⑥①⑤
C . ③④②⑥⑤①
D . ④②①③⑤⑥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 . 模糊、变暗
B . 模糊、变亮
C . 清晰、变亮
D . 清晰、变暗
7、用吸管吸滴番茄果肉汁液,制成的标本是( )
A . 切片
B . 装片
C . 涂片
D . 磨片
8、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
B .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 . 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
D . 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9、显微镜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
A . 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B . 调节光线的强弱
C . 遮住全部光线不使其反射到镜筒内
D . 使光线更加的均匀
10、下列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放大倍数最大的显微镜是( )
A . 5×、10×
B . 15×、40×
C . 10×、10×
D . 5×、35×
11、显微镜属于何种探究器具( )
A . 观察器具
B . 计量器具
C . 加热器具
D . 解剖器具
12、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 ↘
B . ↖
C . ↙
D . →
13、在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
A . 通光孔
B . 目镜
C . 粗准焦螺旋
D . 反光镜
14、下列使用探究器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试管时应徒手拿着试管
B . 不要用手触摸刀口,刀口不要向着他人
C . 用电子天平称量时应该把称量纸放上,去皮后再放上药物
D .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15、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A . 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 . 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 . 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 . 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16、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使镜筒升降的幅度最大,应该调节( )
A . 光圈
B . 粗准焦螺旋
C . 细准焦螺旋
D . 物镜
1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物镜25×
A . ①②
B . ④①
C . ③②
D . ③④
18、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A . 遮光器和载物台
B . 遮光器和反光镜
C . 反光镜和通光孔
D . 反光镜和载物台
19、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完毕会用抹布拭擦物镜镜面
B . 用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机
C . 先使用低倍镜,后使用高倍镜
D . 光线太暗可调大光圈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放大镜是一种 功能的仪器。
2、英国物理学家 研制出了早期最出色的光学显微镜,能放大100多倍,并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其目的是 。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 ,目的是 。染色时都采用 进行染色,并用 在另一侧吸引。
4、下列图片中,放大倍数最大物镜的是 ;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5、观察下面的显微镜结构图,把对应结构的序号名称填到空格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