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 . 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 .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 . 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 .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2、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

A . 酒精生产 B . 抗生素生产 C . 塑料生产 D . 酱制品生产
3、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 )

A . 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 B . 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C . 防止灰尘污染 D . 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
4、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 )

A . 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 B . 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 C . 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 D . 上述全是
5、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 )

A . 加酶洗衣粉 B . 沼气 C . 味精 D . 啤酒
6、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 )

A . 制酱 B . 制醋 C . 制腐乳 D . 制青霉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 B . 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 C . 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D . 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
8、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    )

A . 乳酸菌 B . 醋酸菌 C . 酵母菌 D . 黄曲霉
9、馒头、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

A . 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B . 加入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C . 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 D . 加入乳酸菌,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了乳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 B . 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C . 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 D . 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
11、长期保存香菇的常用方法是:   (    )

A . 烟熏法 B . 脱水法 C . 腌制法 D . 巴氏消毒法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   B . 酸奶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的饮品 C . 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D . 食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13、下面哪一项与发酵无关(    )。

A . 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 B .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 C . 酒酿的酿制 D . 青菜的盐渍
14、医药工业利用发酵技术生产出医药用品,比如(   )

①抗生素         ②乳酸       ③维生素         ④香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人们把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称为      

2、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      引起的。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       细菌。

3、发酵技术是指利用      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4、酿酒的适宜温度为      ℃。

5、酒酿是      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      发酵的结果。

6、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      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      的微生物,以生产      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7、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      

8、发酵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有:       产品、      产品、       和       等。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作简单分析:

(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       

(2)为什么要冷却到30℃才可以加入菌种?       

 

(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4)如果发酵坛不密封,可能造成什么结果?       


2、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 方法如下:

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

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

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

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请分析:

(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      。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理由是:      

(2)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 奶的味道,C瓶中还有馊味。试分析失败的原因: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