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同步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射线中,来自于原子核内部,且穿透能力最强的射线是(  )
A . γ射线 B . α射线 C . 阴极射线 D . X射线
2、下列粒子流中贯穿本领最强的是(  )
A . α射线 B . 阴极射线 C . 质子流 D . 中子流
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麦克斯韦首先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 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但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C .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短的电磁波,医学上可检查人体内病变和骨骼情况 D . 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4、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 . 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C .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D . 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黑体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频率的辐射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的光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B .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 . 利用α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
6、关于原子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为(  )
A . 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 B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 . 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较弱的电离本领
7、关于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的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 . 处于n=3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一定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 C .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D . 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原子的内层电子
8、关于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的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 . 处于n=3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可能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 C . 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D . 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原子的内层电子
9、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某些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穿透能力最弱 B .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本领最弱 C . γ射线可以单独产生,也可以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 D . β衰变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10、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医学上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主要是利用了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B . 若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时,同级牛顿环半径将会变大 C . 机械波在传播波源的振动的形式的同时不传递了能量 D . 麦克耳孙﹣莫雷实验表明: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B . 假如有18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是有9个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C . 某单色光照射一定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时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 .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B . 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D . 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减小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B .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 .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 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 .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C . 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减少 D . 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B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 . 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但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 D . 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天然放射性现象发出的射线中,存在α射线、      γ射线,其中α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      核(填写元素名称).

2、自从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铀的放射性现象以后,科学家      首先研究了铀放射线的来源,并在1898年相继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放射性元素会连续发生衰变,如图是反映铀核衰变的特性曲线,由图可知,经过4860年,铀经历了      个半衰期.

3、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图中各射线的名称:1射线是      ,2射线是      ,3射线是      

4、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      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      一些.

5、下面列出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种现象的医疗器械后面的空格上.

X光机      

②紫外线灯      

③理疗医用“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好.这里的“神灯”是利用了      

A.紫外线的波长很短          B.紫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

C.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D.X射线的很强的贯穿力;

E.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作用.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如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

(1)请你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

(2)如果工厂生产的为的铝板,在、和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哪一种射线在的厚度控制中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2、回答问题:

(1)科学家常用中子轰击原子核,这是因为?

(2)一个 U原子中含有多少个质子?含有多少个中子?含有多少个电子?

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1919年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了什么?实验时,卢瑟福仔细调节铝箔的厚度,使什么恰好不能穿透铝箔?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

4、有三个原子核XYZ , 已知X核放出一个电子后变为Y核,再用质子(11H)轰击Y核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24He),则Y核比X核中质子数多多少个?Z核比X核的中子数少多少个?

5、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什么?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什么粒子?B为什么气?.完成该实验对应的核反应方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1原子核的组成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