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同步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
A . 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 . 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 . 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 . 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2、有关原子及原子核方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出来的γ光子,是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B .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C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所产生的
D . 轻核聚变要在很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 .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 .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 .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新核的质量一定等于原核的质量,不可能出现质量亏损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α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B . 核力只存在于质子与质子之间,中子与中子之间没有核力作用
C . 因为α粒子的速度比β粒子的速度小,所以α粒子的电离本领也小
D . 某放射性物质经过一个半衰期该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减少了N . 若经过两个半衰期,该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减少2N
5、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 .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 .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 . 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 .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吸收核能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B . 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
C . 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波动性越明显
D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8、下列关于原子物理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不变;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不牢固
D .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 .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 . 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D . 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核反应堆内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
B . 核反应堆内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
C .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无关
D . 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B . 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 . 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
D .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B .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向高能级跃迁后动能增加
C . 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小
D . 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外放出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
B . 质量为m的铀238经过2个半衰期的时间,铀238衰变了的质量为
m
C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D . 比较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B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C . 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5、我国已建成的秦山、大亚湾等十几座核电站,有效的解决了工农业生产中的电力需求问题.目前这些正在工作中的核电站利用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B .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C . 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 . 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剩 .
2、如图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 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 些(“远”或“近”).
3、自然界里一些放射性重元素往往会发生一系列连续的衰变,形成放射系.如图是锕系图的一部分,纵坐标N表示中子数,则图中U衰变成Po , 经历了 次α衰变, 次β衰变.
4、一个密封的罐子里有100克碘131,放置24天后,这个罐子里只剩下12.5克碘131.则碘131半衰期是 天.
5、钍232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 ,核电荷数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238U的半衰期是4.5×109年,假设一块矿石中含有2kg238U . 求:
(1)经过45亿年后,还剩多少238U?
(2)假设发生衰变的铀都变成了206Pb , 矿石中含有多少铅?
(3)这时铀、铅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2、某放射性元素质量为M , 测得每分钟放出1.2×104个β粒子,21天后再测,发现每分钟放出1.5×103个β粒子,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多少?
3、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
(3)呈中性的镭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
4、在匀强磁场中的A点有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且衰变后形成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内切圆,求:
(1)该核发生的是何种衰变?
(2)图中轨迹1、2分别是什么粒子形成的?
(3)如果已知,r2:r1=44:1,则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多少?
5、我国某市考古队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614C的含量推断出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614C的含量为活体生物中614C的
,614C的半衰期为5700年,请问: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多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