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3.1 我和父母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小明的爸爸身患重病,父母离婚后,年仅十岁的小明挑起了照顾爸爸的重担,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就去上学。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小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照顾病人是大人的事 

②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时间和体力,甚至委屈自己

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④小明的做法体现了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③④
2、张刚的老师建议他与父母多沟通,以消除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他的回答是:“现在还有与父母沟通的人吗?”张刚的观点(   )

①是片面的,是消极的

②夸大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③不利于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不利于消除与父母之间的代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3、学会与父母沟通,要掌握要领,以下观点可取的是(   )

A . 彼此了解,相互尊重 B . 对一些观点非要统一,不要求同存异 C . 不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理解 D . 我们还小,一切都要听父母的,这才是好孩子
4、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是(   )

①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

②学会真诚、得体地赞美父母

③学会沟通

④要夸奖别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
5、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和代沟的积极做法是(   )
A . 沟通 B . 反抗 C . 惩罚手段 D . 压制手段
6、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   )
A . 心安理得的接受 B . 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C . 多给父母说点好听的即可 D . 多给他们做家务就可以
7、中学生小凤到心理咨询室倾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已经尽力了,所以我对父母的对抗心理特别严重。我该怎么办呢?”你认为小凤应该(   )

①理解父母的期望。

②继续与父母对抗。

③理解父母的关爱。

④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8、“百善孝为先。”为此,我们应该这样孝敬父母(   )

①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②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分忧。

③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④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9、“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是一句赞颂母亲的歌词。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父母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 B .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浸透着无数的心血。 C .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不顾一切地满足子女的要求。 D .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无微不至、不知疲倦的。
10、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A . 父母与子女的年龄差距 B . 父母的固执 C . 子女的逆反心理 D . 父母与子女的人生阅历不同
11、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是(   )
A . 望子成龙 B . 子女顺从 C . 子女高收入 D . 与子女可以无话不谈
12、代沟的实质是(   )
A . 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B . 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隔膜 C . 父母对子女的不理解 D . 子女对父母的逆反心理
13、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   )
A . 父母的不理解 B . 父母的苛刻 C . 父母过高的期待 D . 父母的独断专行
14、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对抗,其结果最终是(   )
A . 惩罚了别人 B . 惩罚了亲人 C . 惩罚了自己 D . 惩罚了朋友
15、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   )

A . 消极的逆反心理 B . 自己的错误 C . 与父母的沟通 D . 惩罚父母
16、我们与父母往往在        等方面会产生较大差异(   )

①生活态度   ②价值观念   ③兴趣爱好   ④行为方式

A .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17、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被重视,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却还把我们当成小孩,不放心、爱唠叨。以至于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诸多误解与矛盾。与父母和谐相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走进父母、亲近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

②把握与父母沟通相处的技巧

③了解尊重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④应保持个性的独立,对父母的劝导教育置之不理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8、某市一名小学生因为自己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收入低还没有文化,觉得在同学们中间很没面子,于是他向当地法院请求“更换父母”。他在法庭上提出对父母的要求是:一不能是下岗工人,收入要高;二要有文化,最好是干部或者医生。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上的议论。下面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这个孩子的做法应该受到批评和教育,他不懂得尊重和体贴父母

②这个孩子的做法应该得到支持,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

③这件事说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增强,学会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④这件事说明一些青少年缺乏家庭责任感,应该加强对他们进行家庭美德教育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烦恼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B . 生活条件好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是没有矛盾的。 C . 与父母的矛盾和摩擦是自然存在的。 D . 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容易激化矛盾。
20、逆反心理的危害很多,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反抗的危害是(   )
A . 只伤害父母,不伤害自己 B . 不伤害父母,只伤害自己 C . 有利于解决问题和矛盾,达到我们的目的 D . 伤害了父母,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二、问答题(共2小题)

1、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2、范宾在上小学的时候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又听话的孩子,父母和邻居经常夸奖他。可是,自从上了八年级,他迷上了网络游戏,起初,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还能接受,后来父母的话就听不进去了,妈妈让他这样做,他偏那样做,总是与家长对着干,事后却又后悔。

范宾同学的这种心理是一种什么心理?这种心理会有什么危害?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儿子,在干什么?天去冷了,要多加点衣服。”文盲母亲16字短信需要儿子用一生解读。一条仅有16字的短信,让扬州大学大一学生朱猛飞看得泪流满面,因为这是他收到母亲的第一条短信。“母亲小学没念完,拼音都不会读,这16个字,不知道她花了多长时间才写出来的。”深受感动,朱猛飞写下千字“感恩书”,回忆母亲一路来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也打动了不少网友。
(1)说说在家庭中让你感受到温暖的一些事。(最少2件)
(2)根据材料,说说我们应如何用行动来体现孝心?
2、在下列情境中,你将如何与父母沟通。
(1)你过生日时要举办生日聚会,与好朋友聊聊天,放松放松,可是你的家境并不宽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2
(2)你想买双运动鞋,妈妈说家里的钱很紧张。怎么办?
3、

观察漫画并回答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2)要解决漫画中的现象,这对父子应该怎样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3.1 我和父母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