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1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同步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
A . 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B . 汤姆逊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C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D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2、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 . 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
C .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D . 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黑体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频率的辐射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的光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B .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 . 利用α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
4、关于原子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为( )
A . 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
B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 . 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较弱的电离本领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B .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C . 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γ射线
D . 只要光照射金属电极的时间足够长,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 . 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
D . 发生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3
7、下列有关原子核式结构理论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B .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目前已经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B . 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C . 汤姆生依据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增加
9、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
A . α粒子散射实验
B . 天然放射现象
C . 电子的发现
D .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1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
B . 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C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 . 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B . 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C . 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D . 光子的能量与动量成正比关系
12、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
B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C .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D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肯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B . 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D . 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减少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B .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由核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
C . 核反应堆和太阳内部发生的都是核裂变反就
D . 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最终会变小
15、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 . 光电效应实验
B .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C . α粒子散射实验
D .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2、卢瑟福通过 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3、天然放射性现象发出的射线中,存在α射线、 和γ射线,其中α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 核(填写元素名称).
4、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根据 实验基础提出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 里.
5、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 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 一些.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一种铀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问:它的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
2、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实验室中电子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在汤姆孙发现电子后,对于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模型,最后他们认定: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电子绕正电荷旋转.此模型称原子的有核模型.最先提出原子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谁?他所根据的实验是什么?
4、如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


(1)请你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
(2)如果工厂生产的为的铝板,在、和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哪一种射线在的厚度控制中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5、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3)若镭原子呈中性,它核外有几个电子?
(4)
是镭的一种同位素,让 Ra和
Ra以相同速度垂直射入磁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它们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