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2、在生物实验课上,小明想详细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合适的观察仪器(  )
A . 平面镜 B . 放大镜 C . 望远镜 D . 显微镜
3、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

③玻片向右下移动

④玻片向左上移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4、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 .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 .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 .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A . 小于焦距 B . 等于2倍焦距 C .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 . 大于2倍焦距
6、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 用显微镜现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 .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 .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 .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8、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A . 一次放大作用 B . 二次放大作用 C . 三次放大作用 D . 四次放大作用
9、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 . 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 B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 C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 D . 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10、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富兰克林 D . 开普勒
11、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  )

A . 右上方 B . 左下方 C . 左上方 D . 右下方
12、生物课上,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镜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为了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细胞,有时需要利用凹凸镜提高高度,这个凹凸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 . 物镜所成的放大实像是可以用光屏承接的 D . 物镜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所成的像性质相同
13、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 . 右上方 B . 右下方 C . 左上方 D . 左下方
14、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 . 一个放大镜 B . 投影仪镜头 C . 照相机镜头 D . 一个平面镜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凹透镜 B . 望远镜的目镜是由凹透镜组成 C .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D . 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2、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      像,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虚”、“实”)

3、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

4、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      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      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5、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      .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透镜.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我们在生物课上经常使用显微镜,请你回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提出一个与光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并作出解释.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来了解遥远的太空,有这样一种说法,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月全食,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 , 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到“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现象,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到“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

(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5、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