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8课 歌词二首《黄河颂》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根据拼音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山diān______ péng pài____ 狂lán______ 屏zhàng______
bǔ______育 体pò______ zī______长
A . 山巅 澎湃 狂阑 屏障 哺育 体魄 滋长
B . 山颠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体魄 滋长
C . 山巅 澎湃 狂澜 屏杖 哺育 体魄 滋长
D . 山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体魄 滋长
2、对课文《黄河颂》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 . 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 . 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 .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3、读《黄河颂》,“啊!黄河!”这句诗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 . 这是作者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 . 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 . 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4、读《黄河颂》,选出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B . 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C . 滋长:生产;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D . 狂澜:波浪相互撞击。
5、选出下面多音字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曲折
B . 弯曲
C . 歌曲
D . 曲解
6、下列加线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屏障 九曲连环 哺育 浊流
A . zhàng qǔ bǔ zhuó
B . zhàng qū bǔ zhuó
C . zhàng qǔ pǔ zhuó
D . zhàng qǔ bǔ zhuō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黄河颂》由 (原名张光年)作词, 曲,这是抗战初期很有影响的 ,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2、诗歌《黄河颂》以 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 ,由“我”的“望”,写到“我”对 ,再写到 。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
3、读《黄河颂》,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一是 ,一是 ,一是 。
4、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古诗词。
5、读《黄河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指 。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 作品,由 作词, 谱曲。作品由 、 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 、 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作者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是“屏障”?
(3)你是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歌词中三次出现的“啊!黄河!”,作者是从三个角度来抒写的,请根据作者的思路把它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