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7课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白羊 B . C . D .
2、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3、读《回延安》,下列各句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登时:立刻 B .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C . 我梦见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 . 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 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 . 红旗飘飘把手招 C . 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 . 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5、读《回延安》,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宝塔山下留脚印 B .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 . 延河滚滚喊“前进” D .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6、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 .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C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D .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7、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 .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 .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 .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回延安》作者            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      。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      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      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2、读《回延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两个“莫”表达了      

3、读诗《回延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了      的修辞。

4、读诗《回延安》,“杨家岭的红旗”指代      

5、读《回延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两句话渲染了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1)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②               ③                                                                 

(2)“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      

(3)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7课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