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 .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D .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那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A . 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 . 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减少白色污染 C . 绿色化学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 . 绿色化学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和利用
4、我们在商场里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锌”等字样的食品或保健品,这里所写的“钙”“铁”、“锌”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5、2014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A . 188 B . 78 C . 55 D . 23
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C60 B . O2 C . H D . Cu
7、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

A .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 .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 . 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D .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8、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D . 细铁丝伸入氧气瓶火星四射
10、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 . 木炭 B . 硫磺 C . 铁丝 D . 红磷
1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2.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    )

A . 加砝码 B . 加药品 C . 减少药品 D . 调节左右螺丝
12、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 . 铝制品中的铝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D .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13、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酒和醋的酿造 B . 农家肥的腐熟 C .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植物的呼吸作用
14、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 个数比为2:1 B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 . 反应前后分子不变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5、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固定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连接仪器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熄灭酒精灯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 .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 .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 . 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 .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D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 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 .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18、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9、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20、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镉的原子序数是48 B . 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 .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二、填空题 (共7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氨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3个硫原子      

④硫酸根离子      

⑤3Fe      

⑥2Al3+中2的意义      3的意义      

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      

②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③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④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⑤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下物质:①氮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氧;④汽水;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⑧澄清石灰水;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2)

如图,已知“  ”、“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属于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4)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5)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拿出导管会有怎样的后果?      

(3)C、D、F均可用于收集氧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m”或“n”).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已知,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可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硫化氢气体可选用      装置.

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取一条10cm、宽1cm的滤纸条上每隔1,.5﹣2cm处滴一小滴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            

(2)小强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变色,而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7、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M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N千克,

(1)列算式求出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完成下列表格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Ar)

       

 7

        

        

        

        

       

39

80

       

       

201

三、推断题 (共1小题)

1、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      ,B      

(2)写出A、B得到C、D的文字表达式:      ,其中B起      作用,此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3)写出E+D→F的文字表达式:      

四、探究题 (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 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2)在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回收的二氧化锰是否还有       作用.

(4)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