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目前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 . 自然选择
B . 用进废退
C . 人工选择
D . 大量繁殖
2、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 . 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 . 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 . 由于生存环境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 . 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
3、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 .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 .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4、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 . 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C . 都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5、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 . 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D . 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
6、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 . 人工选择
B . 基因改变
C . 遗传和变异
D . 适者生存
7、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证据,有化石证明许多生物种类只存活了短暂的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 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剧烈
B . 繁殖能力太低
C . 缺乏能遗传的有利变异
D . 人工选择导致
8、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因素
B . 人工选择促进了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促进了生物的进化
C . 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
D . 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而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一个新物种则需要漫长的岁月
9、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达尔文的观点,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 . 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 . 繁衍后代的需要
C . 代代经常作用的结果
D . 、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
10、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A . 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B . 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
C . 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D . 害虫通过生存竞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起作用的是 ( )
A . 骆驼刺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 . 北极熊的体色呈白色
C . 观赏金鱼的品种多种多样
D . 猎豹的奔跑速度很快
12、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 .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 生存环境的不同
D . 食物不同的结果
13、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B .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 .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14、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
A . 遗传和变异
B . 自然选择
C . 生存斗争
D . 适者生存
15、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是英国博物学家 ,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的学术界的巨著—— 。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 , ,
, 。
3、人工选择指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 和 ,不断 和 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4、人工选择的决定因素是 ,人工选择的意义是:利用生物的 特性,通过 不断地培育 的个体,淘汰 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 ,培育 品种。
5、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①决定因素不同:自然选择决定因素是 ,
人工选择决定因素是 。②选择方向不同:自然选择最终结果是 ,
人工选择的结果是 。③选择的速度不同:自然选择的速度 ,
人工选择的速度 。
6、
下图是现在家养的鸡的品种,种类很多,但是它们的祖先却是同一种野生鸡---原鸡。试运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解释其形成过程。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鸡有共同的 。 但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鸡产生了许多 , 其中有些产蛋多些,有些长肉多些,而且这些变异都是 (可遗传、不可遗传)的。
(2)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变异的鸡进行 ,如有的人需要产蛋多的鸡,就杀死了产蛋少的鸡,留下产蛋多的鸡用来繁殖后代,这样逐代下去,“产蛋多”这种 就会逐代积累而得到加强,就培育出产蛋多的鸡,如北京白鸡
(3)上述事实说明,鸡的变异方向是 的,而选择是 的。
7、下图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以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 。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
(3)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 来积累其特征的。
(4)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 和 逐代积累形成的。
(5)自然界的生物通过长期的 , 生存下来, 就被淘汰掉,这就是 。
8、
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数目,其结果如下表:
![]()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区 | ||
深色蛾 | 浅色蛾 | 深色蛾 | 浅色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变异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2)
A . 长期烟熏
B . 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 . 长期自然选择适应性
D . 人工选择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
9、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
10、材料分析题:某种昆虫有两种变异类型:一种是有普通翅,能飞;另一种没有翅,不能飞。现将两种类型的一部分放在草丛中,另一部分放在经常刮大风的岛屿上,结果一段时间后,在陆地上的草丛中只剩下有翅膀的昆虫,而在岛屿上只剩下无翅昆虫。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陆地草丛中这两种类型的昆虫哪种是有利变异?原因是什么?
(2)在经常刮大风的岛屿上哪种是有利变异?原因是什么?
(3)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