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品七上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遭遇险情有对策 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险情无处不在,下列属于险情的是(  )

①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②海啸、台风、洪水③交通事故④火灾、溺水、中毒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2、生活中的险情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意外灾害是出乎意料的、突发的、非本意的使人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对这些险情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②妨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③对我们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④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因为有大人保护我们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   )

①地震、火山爆发    ②泥石流、海啸    ③台风、洪水     ④交通事故、中毒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4、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为博克拉,该地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地震灾害导致多人遇难,尼泊尔境内遇难人数已有8019人,另有超过17866人受伤。(截止2015年5月10日)。当地震灾害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高层建筑中的人乘电梯逃离 B . 楼房中的人立即跑向阳台等待救援 C . 正在五楼上课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从窗户跳下 D . 行人不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和桥头等危险处停留
5、一名美国3岁男童看到做木匠的父亲不慎被工具划破手臂时,拨打了电话“911”(美国报警求救电话),挽救了爸爸的生命。这名男孩的做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 . 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B . 遭遇意外险情,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 C .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D . 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
6、火灾猛如虎。如果你在高楼里身陷火海,下列逃生方法可行的有(  )

①用湿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匍匐撤离       ②立即就近乘电梯逃离

③沿窗户外墙结实管道滑到地面       ④赶紧跳楼逃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7、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当出现混乱局面,而我们又不幸被卷入其中时,我们应该(  )

A . 与人群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 B . 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向前冲 C . 采用体位前倾的姿势前进 D . 采用低重心的姿势前进
8、举行这样的活动,可以(   )

①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②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

③使青少年免受来自社会各界的非法侵害

④帮助同学们增长求生技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小明想,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今天学校还组织这一活动,这不是耽误学习吗,于是他就想不参加了,利用这一时间好好补习功课。他的做法(   )

①是正确的,偶尔少参加一次没什么大的影响

②是不对的,这样做不利于培养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 

③是正确的,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

④是不对的,我们应搞好学习,更应该把保护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教育、公安消防部门要求把日常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某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 B . 首先要冷静,分析火情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C . 发现火灾发生,重要的是要打“119”报警 D . 马上跑到电梯口,坐电梯逃生
11、小江遭遇了____________的侵害。(   )

A . 家庭暴力 B . 校园暴力 C . 社会暴力 D . 司法暴力
12、如果你是小江,你会(   )

A . 以牙还牙,找他人痛揍范某一顿 B . 忍气吞声,答应范某的要求 C . 离家出走,远离范某 D . 鼓起勇气,拨打“110”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国目前吸烟人数已超过3 亿,约7.68 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其中约2 亿为儿童。每年有100 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可见,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②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杜绝了香烟对未成年人的诱惑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4、宁夏日报报道,动荡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车祸。美国科学家在研究数百起车祸后发现,一辆时速88公里的汽车从相撞到导致司机死亡,只需短短0.7秒。而这0.7秒,却在一遍遍重复上演。据粗略计算,在我国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被车祸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这警示我们(   )

A . 生命是脆弱的 B . 生命是宝贵的 C . 要增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D . 车祸是对人们生命健康最大的危害
15、2015年6月16日以来,江汉、江淮、江南等地先后出现强降雨过程,局地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导致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局地受洪水冲击,农作物被淹、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造成9人死亡,6人失踪。一旦洪灾发生,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做到(   )

①利用倒塌在水中的电线进行转移

②洪水猛涨时,用绳子将身体和树木等固定物相连

③来不及转移时,要迅速爬上屋顶、大树等高处

④在被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用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2015年3月30日是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这是我国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样做(   )

①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

②可以有效地杜绝对青少年的侵害

③是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④是因为青少年普遍存在缺乏自救避险的意识与能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17、《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今后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对于饮酒驾车和“涉牌”违法行为也将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这样做(   )

A . 告诉我们生命是最宝贵的 B . 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C . 能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违法现象 D . 告诉我们今后在道路上行驶是比较安全的
18、近年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几起重大校园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宜昌市从城区到乡镇的中小学校、幼儿园,都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这是因为未成年人(   )

①生活经验不足 

②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③缺乏辨别是非能力

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9、七年级学生小刚在路过一无人小巷时,遭到两个社会青年的持刀抢劫。小刚顺从地把自行车和钱给了他们,同时记下了这两个青年的相貌特征,事后立即报案。这说明小刚(    )

A . 缺乏防范侵害、保护自我的能力 B . 胆小懦弱,不敢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C . 能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不法侵害分子作斗争 D . 不能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纵容了违法犯罪分子
20、小刚是某校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下列选项中,小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是(   )

A . 小刚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 B . 小刚在网吧上网,小刚的父亲找到他并把他带回家 C . 小刚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够好,遭到父亲的暴打 D . 星期天,小刚的母亲吩咐小刚打扫家里的卫生
21、材料一 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凶器一连伤害13名小学生,造成8死5伤;广西合浦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发生一起凶杀事件,造成2死5伤;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轻伤34人。

材料二  针对近期接连发生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全国各地各方面迅速行动,努力构筑保护校园的安全屏障。公安部部长强调,要严打严防,使“犯罪分子不敢和不能对孩子下手”,全国警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频率出现在各地校园。

(1)材料一中,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折射出了什么问题?(请分别从学校、未成年人自身两个角度分析)

(2)根据材料二,校园安全屏障的构筑体现了什么?

22、材料一 某市一个著名的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曾经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被分成两拨,一边是铅球测验课,一边进行排球训练。练习中,排球突然飞向铅球区,一位学生赶过去捡球,不料被掷出去的铅球砸中脑部。所幸抢救及时,该学生脱离危险,并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材料二 家住在某县城的一名初中女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遇暴雨,只好到位于街道十字路口中心的交警指挥伞下避雨。不料遭雷击而身亡。

(1)未成年人受侵害的类型有哪些?


(2)我们该如何减少或降低类似的侵害?


23、在汶川大地震中,震区不少学校教学楼瞬间坍塌,夺走许多鲜活如花的生命,而与灾情最惨烈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2400多名师生在地震中却无一伤亡,被世人誉为“桑枣奇迹”。这一奇迹源于全体师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的逃生方法。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桑枣中学全体师生这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认识。


(2)当洪水、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请分别写出相应的科学逃生方法。

①洪水:   ②雷击:        ③地震:


24、2015年5月12日是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七周年,也是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为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5月12日,某市举行“科学减灾、依法应对”活动启动仪式和减灾知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某中学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了一次地震模拟疏散演练。警报声响起,同学们迅速躲到教室内的墙角、桌下紧急避险,一分钟后,警报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沿既定的路线向大操场疏散……
(1)学校开展地震模拟疏散演练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威胁有多方面的,当下列危险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25、材料一  近来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这场运动源于网友们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公安部门也表示“每一条线索,公安部打拐办都会部署核查。”

材料二 《新民周刊》的一份调查显示,部分童丐是被亲生父母以《聘请演员合同书》的形式“租”给杂耍老板,以杂耍为名行乞讨之实,作为回报,这些孩子的父母每月可以得到数百元至1 000多元不等的回报,但孩子们在外行乞的遭遇却充满暴力与胁迫。

(1)材料一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2)分析材料二,这些儿童受到了哪些方面的侵害?

(3)初一学生小明放学回家途中,遇到一个乞讨儿童,他就上去质问杂耍团的老板,这种做法可取吗?他可以怎么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思品七上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遭遇险情有对策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