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 空气 B . 干冰 C . 液氧 D . 生铁
2、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 .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 .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 .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3、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新能源的推广利用,节约了化石燃料 B . 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利用的都是其物理性质 C . 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D . 新药品的研发,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将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 B .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 . 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D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液体体积 B . 加热固体 C . 收集气体 D . 稀释浓硫酸
6、碳、氢、氧、氮是地球的生命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其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 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符号是O2- C .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水,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这四种元素可以组成铵态氮肥,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7、关于以下三个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种反应物均可在食品加工中用作膨松剂 B . 用加热的方法无法区分 NaHCO3和NH4HCO3 C . 充分加热等质量的三种反应物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D . 三个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向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各放入一根镁条,观察现象

B

检验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和氧化铜

高温加热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固体颜色及石灰水的变化

C

除去Na2CO3中的NaCl

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9、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 B . 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 . 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D . 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1)口罩是防疫的必备品,其生产原料中用到的聚丙烯属于(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洗手、消毒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84”消毒液能迅速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
(4)加强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合理补充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 (4)
A . 鸡肉     B . 黄瓜     C . 面包
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制作毛笔常用羊毛、兔毛等,检验笔毛是动物毛发的简易方法是
(2)用墨汁写绘的字画能从古代保存至今而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填“稳定”或“不稳定”)。
(3)宣纸制作过程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_______(填字母)。 (3)
A . 蒸发    B . 过滤    C . 结晶
(4)砚台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填“易溶”或“难溶”)于水。
3、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2N2 ②Al3+ ③2H ④SO ⑤CH4

(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填序号)
(2)①表示两个
(3)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4)⑤中数字“4”的含义是
4、如下图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丙中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乙中溶液的质量为
(3)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
(4)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右上图中的(填“a”或“b”)相似。
5、黄金、黄铜(铜锌合金)、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都是金黄色固体。
(1)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时有明显划痕的是
(2)将黄铜片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工业上用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第一步的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如下图所示,“—”两端的物质相互可以发生反应。

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Y的化学式:
(3)X的溶液与Y的溶液反应时,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4)当气体从m口进入时,利用C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C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C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NaOH溶液分别与CO2及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1)(分析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验证有;思路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2)(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示意图

(实验结论)

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认为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还应进行CO2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3)第二组的小文同学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观察到溶液颜色。得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小亮同学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你认为小亮的结论是(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4)第二组同学进一步讨论后认为,如果将乙中的溶液蒸发结晶,再将得到的晶体溶于水,若在室温下测得该溶液的pH(填“>”、“<”或“=”)7时,则能证明有NaCl生成。

(拓展应用)第一组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无色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得出了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的结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