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 . 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 . 浮力是物体对液体施加的力
D .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2、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通过的电流约为0.2安,则它可能是( )
A . 白炽灯
B . 电视机
C . 微波炉
D . 空调
3、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A . 密度
B . 质量
C . 重力
D . 体积
4、下列各种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刀刃磨得很锋利
B . 房屋的墙基砌得比墙宽
C . 坦克上装有两条履带
D . 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吸盘式挂衣钩
B .
凸出的橡皮膜
C .
纸片托纸
D .
用管子吸饮料




6、一个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因为液体和容器都相同,所以pA=pB
B . 因为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所以pA>pB
C . 因为液体密度不变,深度减小,所以pA>pB
D . 无法判断
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后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甲<ρ乙 , m甲>m乙
B . ρ甲<ρ乙 , m甲<m乙
C . ρ甲>ρ乙 , m甲>m乙
D . ρ甲>ρ乙 , m甲<m乙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伏,手电筒、小型收音机等用电器经常采用几节干电池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进行供电 . 家中空调、冰箱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均为 伏 .
2、煤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读作0.8×103 ,其表示的物理意义为每立方米煤油的 。相等质量的煤油和水, 的体积大(ρ水>ρ煤油)。
3、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 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 , 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 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图所示,重15牛的正方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则金属块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牛,浮力的方向 ;若继续增加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则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图(A)为 实验的装置,可以用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如图(B)所示的实验叫做 实验,可以用于测定大气压的值,如果有两个人用这种装置同时在山顶和山脚测量大气压,那么在山顶的人所测量到的数据比在山脚的人所测量到的数据 (选填“大”、“小”或“一样”)。
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则此时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一个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浮力F浮的大小 。
8、如果20秒内有4库仑电荷量通过某用电器,那么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是多少?
9、某电压表表盘如图所示,则“0~15V”量程档的最小分度值为 伏,此时电压表的读数是 伏。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工具叫 ,重按金属盒的橡皮膜,液面的高度差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电子天平测物体的 、用量筒测物体的 ;实验原理是 。 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黄同学选用了两块材质相同、厚度不同的海绵A、B,以及若干完全相同的砖块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砖块分别叠放在A、B海绵的表面,并保持海绵与砖接触面的形状和大小始终一致,实验过程如图(a)、(b)、(c)、(d)、(e)、(f)所示,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为△L1、△L2、△L3和△L4 , 且△L2>△L4>△L1>△L3 . 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b)和(c)[或(f)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初步结论:
(2)分析比较图(b)和(f)[或(c)和(g)]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初步结论: .
2、某小组同学“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相同橡皮膜和两端开口的不同玻璃管以及水进行实验探究,在玻璃管的一端用相同的橡皮膜覆盖。
(1)当在同一个容器中倒入不同深度的水,橡皮薄膜的凸出程度如图(a)、(b)所示,则说明当 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越大。
(2)当在不同容器中倒入相同深度的水,乳胶橡皮膜的凸出程度如图(b)、(c)、(d)所示,则说明当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时,容器形状不同,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 ,即液体压强与容器的 无关。
(3)若要使得探究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该同学接下来应该添加的器材是 。
3、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h相同时,△F和液体密度ρ的关系,他们计算了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中。(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当h<H时,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7与8或14、15与16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中,h相同时,△F与ρ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h相同时,无论h<H、h=H或h>H, 。
(4)为使①、②、③的结论更具普遍性,需添加器材 (选填“甲”、“乙”或“丙”)来重复实验。
器材:正方体甲 高H=0.10米;
圆柱体乙 高H=0.20米;
圆柱体丙 高H=0.10米。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请根据所给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重为6牛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重为11牛的小球漂浮在液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它受到的浮力F浮
3、在如图所示电路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边长为0.1米,质量为2千克;物体B的边长为0.2米,质量为8千克。求:
(1)物体A的密度。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B。
(3)若将A叠放在B的上方,求此时B对水平面的压强pB
2、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
(1)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下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求抽出液体前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b)求抽出液体后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