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D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 .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一定不变 C . 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细胞会一直分裂下去 D . 草履虫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科学的流程是(    )
A . 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恒温培养 B .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C . 配制培养基→冷却→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D .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冷却→恒温培养
4、下表是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结合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各发育期的天数和需水量

发育期

天教

需水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192

A . 小麦的需水量随上表中各发育期的推移而增加 B . 小麦在灌浆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C . 小麦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构建自身 D . 小麦返青期需水量最小,与其蒸腾作用弱有关
5、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 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 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C . 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 唾液腺是这种反射活动的效应器
6、下列疾病中仅用青霉素治疗,效果显著的是(    )
A . 狂犬病 B . 手足癣 C . 肺结核 D . 禽流感
7、下列关于活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 . 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C . 活细胞都能进行能量转换 D . 活细胞都能合成激素
8、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表示“没有”),乙肝抗体呈阳性(表示“有”)。他从未注射过乙肝疫苗,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
A . 小明体内有乙肝抗体,是因为小明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并痊愈了 B . 小明体内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小明母亲怀孕时传递给他的 C .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是因为小明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 D . 小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是因为乙肝病毒不能侵入到人体内
9、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自1900年到1960年两种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此种昆虫的正常翅和残翅都可以遗传数给后代 B . 正常翅昆虫数量减少,是其繁殖能力减弱导致的 C . 在该岛上,容易生存的是残翅昆虫 D . 不同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释放的氧气都是在叶绿体内产生的 B . 叶绿体中没有遗传物质 C . 叶绿体将光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 D .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大量吸收绿光
11、左图和右图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与右图相比,左图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ab段(不含a、b两点)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 . 与左图相比,右图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27次/分 C . 左图中a点、b点肺内气压相等;右图中d点肺内气压高于c点 D . 右图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cd段(不含c、d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12、下图是概念间的关系图,下列选项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 (    )

A . Ⅰ代表真核生物,Ⅱ代表原核生物,Ⅲ代表病毒 B . Ⅰ代表有机物,Ⅱ代表无机物,Ⅲ代表氨基酸 C . Ⅰ代表不遗传的变异,Ⅱ代表可遗传的变异,Ⅲ代表基因突变 D . Ⅰ代表特异性免疫,Ⅱ代表非特异性免疫,Ⅲ代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某植物处于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中,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设计了如图5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符中的红墨水滴每移动1个单位,装置内的氧气增加或减少1克。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时,烧杯中应加入      (填“清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将装罝置于      条件下并将幵关关闭,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      移动,原因是      。红墨水滴移动了2个单位,可以计算出该植物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了      克氧气。
(2)另取相同装置,置于和(1)相同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某种化学试剂,使装置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将装置置于充足光照条件下使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将开关      ,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      移动,移动了10个单位。
(3)结合(1)、(2)可计算出该植物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了      克氧气。
2、下图表示人体某结构中及此处部分毛细血管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毛细血管管径很小,只允许      单行通过,管壁很薄,管内血流速度      ,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2)若甲为大脑:则①处二氧化碳浓度比②处      (填“高”或“低”);若甲为肺泡:则②处氧浓度比①处      (填“高”或“低”);
(3)若甲为小肠:则甲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由      分泌的,被消化后的终产物进入血液要穿过      层细胞;若甲为健康人的肾小管:则其内的      被全部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中。
(4)若②处比①处降低血糖的激素多,则甲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3、据下列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R、r表示)。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

资料二: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正常环境温度(25℃)中培育,幼虫期的长翅果垅发育成长翅果蝇,幼虫期的残翅果蝇发育成残翅果蝇。但把纯种长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培育,发育成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幼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中培育,仍然发育成长翅果蝇。

(1)据资料一可知:雌果蝇的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其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是      
(2)据资料二可知:果蝇残翅的形成与      密切相关。
(3)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幼虫放在正常环境温度中培育,发育成的子代果蝇有残翅也有长翅,则      是显性性状,子代长翅果蝇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因此,资料二中在35℃〜37℃环境中发育成的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4)某同学捕到一只残翅雄果蝇,为了确定其是否是由幼虫期的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中发育成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随机选取一只在正常环境温度中发育成的残翅雌果蝇与该梁蝇交配,产生的幼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中培育成子代果蝇(子代果蝇数量足够多)。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果蝇翅型      ,则该果蝇是由幼虫期的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中发育成的;

②若子代果蝇翅型      ,则该果蝇不是由幼虫期的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中发育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