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2、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烧瓶 C . 试管 D . 量筒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误把称量物放在右盘,当他左盘共放15克砝码,游码拨到1.5克时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
A . 16.5g B . 15.5g C . 14.5g D . 13.5g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倾倒液体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液体体积   D . 给液体加热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6、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钙  CaOH B . 氯化钾 KCl2         C . 硫酸铜 CuSO4 D . 氧化铁 FeO
7、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 . 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 . 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 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8、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泛滥成灾    B . 滴水成冰    C . 死灰复燃    D . 聚沙成塔
9、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双氧水    B . 液氧    C . 臭氧    D . 氧气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铁    B . 碳    C . 氧    D .
11、下列操作可以鉴别氧气、空气两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气体的颜色    B .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1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13、下列物质中,按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碳、二氧化碳    B . 水、二氧化硫    C . 空气、氧气    D . 氧化铁、 氢气
14、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 试管    B . 烧杯    C . 燃烧匙    D . 蒸发皿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B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 . 碘酒是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 旧电池应由指定机构回收
16、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氢气+氧化铜 铜+水 B . 氧气+氢气 C .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D .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17、关于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    B . 它们核外电子数相同 C . 它们属于同一种微粒    D . 两种微粒都不显电性
18、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来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1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C . 该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4个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20、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A . C和HCl    B . CCl4和H2 C . CCl4和HCl    D . CH2Cl2和H 2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铝原子      ;    ②氧气      

③碳酸根离子      ;  ④三价铁离子      

3、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水银  ③冰水  ④硫酸铜  ⑤液态氧  ⑥五氧化二磷 ⑦锰酸钾 ⑧人体呼出的气体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A,B,C,E,F都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C、F是黑色固体,E是黑色粉末,C常用作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它们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A  C+ D+ B↑,② B+ E  F。(提示:“↑”表示气体)

(1)写出A的名称: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3)叙述E在B中反应的现象:      
(4)写出木炭在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                  
(1)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2)利用(1)的结论,通过观察NaCl溶解图回答: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      

②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同学用以下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请你帮他分析,填写空格。

该同学做了下面对比三个实验(如图)

(1)实验1中的现象是      
(2)实验2中的现象是      
(3)实验3中的现象是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出燃烧的条件为(按实验顺序回答):

      

      

      

2、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需改进装置:       ;这样改动是为了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添加二氧化锰,再从      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该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选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e”或“f”)通入。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止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营养学家指出每天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1千克体重0.7 mg(1 g = 1000 mg))。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一般在1kg面粉中加入1g明矾(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1g明矾中含铝元素      mg。
(2)该200g食品中含铝元素       mg 。 
(3)体重为50 kg的某同学,一天用该食品200g,他摄入的铝量      (选填“已”或“未”)超过安全摄入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