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教学质量抽测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初三的小明同学正在做“引体向上”.他先两手握住单杠,两脚离地,两臂及身体自然下垂.然后缓缓曲肘,将身体向上拉起,直到下巴超过横杠.这个过程中,小明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A . 2000J B . 200J C . 20J D . 2J
2、如图所示,小明用力F1拉动绳子使重为10N的物体A以速度v1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 拉力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他将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体B系在A下端,并用力F2拉动绳子使它们一起以v2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 拉力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 , η1:η2=3:4,v1:v2=1: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 . 动滑轮重G=5N B . 拉力的功率P1:P2=1:3 C . 拉力F1:F2=3:5 D . 拉力做的功W1:W2=2:3
3、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 .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 .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 .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 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4、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形路线骑行,他这样做的目的(   )
A . 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 B .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C . 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D .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5、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0℃的水内能为零 B . 水温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 .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D . 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
6、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图甲木螺丝能轻松拧入木头,螺丝的螺纹可看作是一个斜面 B . 图乙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省力杠杆 C . 图丙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是利用蜡烛的自身重力在做功 D . 图丁中在A处施加绳上拉力20N,则甲同学用力为140N可使左侧圆木棍不动
7、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
A . B .      C . D .
8、我国近期在南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的相当。由上文可以判断“可燃冰”(   )
A . 较高的内能 B . 具有很高的化学能 C . 具有较多的热量 D . 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9、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 .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 . 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小 D .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
10、合实践活动中,实验小组同学尝试改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鹏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同一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至不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方案二: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关于他的实验方案(   )

A . 只有方案一可行 B . 只有方案二可行 C . 两个方案均可行 D . 两个方案均不可行
11、如图所示,酒精灯对烧杯中一定质量0℃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冰水混合状态,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 B .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机械能增加 C . 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变 D . 沸腾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减少
1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
A . 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不变 C . 机械能增大 D .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      (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洒水车在水平公路上边洒水边匀速行驶,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      (变大/变小/不变);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的      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2、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右图列出的是2018年8月8日沿海城市上海和内地城市西安两地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      ,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      

3、如图所示,练习写毛笔字时的笔杆相当于      (以上两空均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当手握笔的位置向上移动时,写字时所需的动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CD或EF,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提升重物G。硬棒CD是      (省力/费力)杠杆,滑轮B      (能/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在重物上升的过程中,轴O上绕进(增加)的绳长      (大于/小于/等于)重物上升的高度.

5、如图,用弹簧K1和K2的一端拴住滑块M,另一端连在竖直墙壁上,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滑块静止在O点处。现将滑块M向右推一段后放手,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来回运动的过程中,由O点向右运动时滑块的动能      ,K2的弹性势能      (增加/减小).

6、如图所示,斜面长S=0.6m,高h=0.3m.用沿粗糙斜面方向的拉力F , 将一个重为G=10N的小车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运动过程中小车克服摩擦力做了1.2J的功.探究斜面是否省力,应比较      的关系;探究斜面能否省功,要比较      的关系;此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拉力F的大小      N.

7、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 , 功率分别为P1、P2 , 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F1      F2 , P1      P2(二空均填“</>/=”).  

8、如图所示是用同一酒精灯加热使100g冰熔化成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图中信息,算出C:C=      ,冰在熔化前吸收了      J的热量,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      J的热量.(c=4.2×103J/ (kg·℃)

9、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若汽车质量和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均恒定(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汽车以速度v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且牵引力的功率为P,在行驶时间t1内消耗的电能为E,在这个过程中,摩擦阻力为      ,汽车的效率为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
(2)若汽车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以v/2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为t2 , 则牵引力在t2时间内做的功为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
10、“暴走”是一种快速的徒步运动方式。观察分析人走路情形,可以将人的脚视为一根杠杆,如图所示,行走时人的脚掌前端是支点,人体受到的重力是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力是动力。已知某人的质量为80kg,g=l0N/kg。

(1)根据图片,估算小腿肌肉产生的拉力是      N。
(2)人向前走一步的过程中,重心升高约4cm,人克服自身重力约做了      J的功?
(3)通过查阅资料:人以不同方式徒步运动半小时,消耗人体内的能量如上表所示。请你从能量角度分析“暴  走”能健身的原因: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动滑轮可以看成是支点在一侧的省力杠杆,请在图中作出这个省力杠杆的支点O(用“△”表示)和阻力F2      .(请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是轮子的转轴,O′是箱体的重心。以O为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请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用小球和木块来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动能大小.
(2)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_____.(填序号) (2)
A . 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 . 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 . 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的动能
(3)比较图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4)小赵在实验时,先让质量为 的小球从斜面 高处由静止下滑,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 ,接着他立即让同一小球从斜面 高处由静止下滑,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 ,如图所示,则        (大于/小于/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从能量角度解释).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拿走木块,先后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在相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此现象,小刚得出了动能与速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每个钩码重lN).

(1)如图甲,实验时,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      大小,因此他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调到最右边,但是杠杆仍然不能水平平衡,接下来他应该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作为动力F1 , B点处挂上1个钩码,作为阻力F2 , 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 , 计算后发现:F1 L1= F2 L2 , 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 L1= F2 L2 . 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      (可以/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3)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 L1'总是      F2' L2'(>/</=),其原因主要是杠杆受到了      的影响.


(4)小明又把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θ,则能描述测力计示数F与θ关系的图象是      

 

3、习了燃料的热值后,一位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热值大小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他组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

(1)图甲中,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A/B)的位置;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在本实验中使用该器材目的有①      ;②       
(3)当油料都燃尽时,发现甲杯中水的温度较高,则煤油和菜籽油两种油料中,      的热值较大;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一个天气晴朗的正午,阳光直射,小明同学利用实验粗略测定太阳的辐射功率.他取一个截面积s=3×10-2m2的薄壁金属圆筒竖直在水平地面上,向筒内注入质量m=0.6kg的凉水,在阳光下照射2min后,水的温度上升了1℃.
(1)求水吸收的热量Q,C=4.2×103J/ (kg·℃)]
(2)计算在阳光直射下,地球表面1m2的面积上1s内获得的太阳能
(3)已知日地距离约为r=1.5×1011m,照射到大气顶层的太阳能只有约40%到达地面,请你估算太阳的辐 射功率 (半径为r的球其表面积为4πr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教学质量抽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