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第一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 .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C .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 .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3、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   )

A . 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 B . 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 C . 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 D . 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
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 探测深海 B . 敲瓶底火焰摇动    C . 回声定位 D . 超声波探查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 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上午球内材料的状态变化图象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7、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图片_x0020_1759889841

A .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B . 决定音调的因素 C . 声音产生的原因 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8、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 . 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 . 丙实验:小纸屑跳跃越高,响度越大 D . 丁实验:小明小声说话,不论“土电话”线是否绷紧,小丽都一样能听到
9、夏天用同样多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   )
A .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 . 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 C .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 D . 两者效果相同
10、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 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 .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 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1、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   )
A . 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B . 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C . 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D . 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12、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 . 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 . 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 . 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13、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氧

纯铁

熔点/℃

-38.8

-218

1535

3410

328

根据上表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 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的气温 C .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D . -210℃的氧处于固态
1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178609211 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 图片_x0020_1797298218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 图片_x0020_695580625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 . 图片_x0020_100005 改变敲鼓的力度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温度达到100℃时才能沸腾 B . 冰吸收到了热量不一定熔化 C . 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 . 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一定熔化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图片_x0020_100011

2、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图片_x0020_652922408

3、在通常情况下的温度是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东海县城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读作
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甲苯的凝固点是-95℃,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80℃的甲苯呈现态,75℃的酒精呈现态。
5、研究声音时,会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同时能看到纸屑在桌面“跳舞”,纸屑的作用是
6、夏日中午晶都大道某路段的黑油路,脚踩上去有发软的感觉这是沥青的造成的。雪天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常在路面的积雪上洒盐,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7、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它是水蒸气而成的,樟脑丸慢慢地缩小以至消失,这是现象(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
8、海波熔点48℃,则48℃的海波可能处于状态。
9、快餐厅里,当洗手后将双手放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方,自动干手机会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既加快手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又提高了,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10、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控制噪声.

图片_x0020_1135693338

11、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一滴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实际上比油的沸点(填高或低)很多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皮肤,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从而能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
12、已知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39℃和-117℃,我国科学家到南极中山站考察(最低温度低于-80℃),应该带(选择水银或酒精)温度计,不选择另一种温度计的理由是
13、                 
(1)请写出下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甲:℃、乙:℃、丙:℃。

图片_x0020_100021

(2)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F、仔细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性质制成的。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

图片_x0020_27520937

;⑵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9

(1)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声音,若增大塑料尺振动幅度,则声音的增大。
(2)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图片_x0020_1881209819

图片_x0020_1256043594

3、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水温/℃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图片_x0020_100024

(1)在组装器材时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答一点即可)
(3)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甲/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不变/降低)。
(4)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5)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6)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吸热/放热)。
(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2种原因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海县第一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