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m/s B . 6.25m/s C . 6.75m/s    D . 7.5m/s
2、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需要进行风洞实验。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迎面高速吹向汽车,可以研究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情况。若汽车里的司机感觉到汽车在运动,则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汽车 C . D . 他自己
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 . 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 . 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 . 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s,t的大小无关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⑤南城县城区2019年元月起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5、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 .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 .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 . 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图片_x0020_527566250

A . 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 . 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则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D . 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7、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
A .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B . 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C . 测量值的误差小,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D . 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变为30dB.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小。

3、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读数为12.00c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准确值是cm。
4、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 ,这种方法与通常方法(选填“①”或者“②”)是相同的。
5、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2s内跑得更快(选填“小明”“小华”),在0-8s时间内小明的平均速度小华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片_x0020_100002

6、甲、乙二人走的路程比为3:4,所用时间比为2:5,则两个人的速度比为
7、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s-t图像。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步行是图中 (选填“OA”或“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m/s。 

图片_x0020_100003

8、班级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凯弹奏了一首吉它曲,吉它声是由弦的发出的。若小凯改变弹奏的力度,改变的是吉它声的(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在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

分析照片可知AF的长度为      cm,木块从A运动到F的平均速度是      cm/s,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相邻两段时间内的路程差为      cm。

2、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图片_x0020_100008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3)他们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3、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学们进行以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9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 , 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2)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 , 则甲图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 乙图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4、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过程如图甲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0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2)若秒表每格为1s,则在该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
(3)该实验中,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 v2。(填“ ”、“<”、“=”)
(4)若在实验过程中,小明从小车开始运动时测量时间,他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的路程s1和通过全程的路程s2的方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小明测出的全程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军事演习,战士大明用单兵便携式火箭筒攻击敌方碉堡。发射火箭弹后,经过0.8s大明看到爆炸的闪光;发射火箭弹后,经过2.8s大明听到爆炸的巨响。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图片_x0020_100011

问:

(1)大明距离敌方碉堡的路程;
(2)火箭弹的飞行速度。
2、摩托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20m处有一障碍物挡住了路面,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再经过2s停下来。从驾驶员发现障碍物到摩托车停下来该车前进了15m。求:
(1)在0.5s的反应时间内,摩托车前进多少米;
(2)从驾驶员开始刹车到摩托车完全停下来这段时间内摩托车的平均速度。
3、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