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颍上三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8.0分)(共13小题)

1、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    B .    C .    D .
2、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3、已知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含有的中子数为1 B . 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数目为0.1 C . 被还原为 转移的电子数为6 D .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
4、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 易溶于水及甲苯
5、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

X

Y

Z

A . 原子半径: B . 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 .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D .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 . 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B .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 .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D . 悬浊液中滴加足量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7、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A . A   B . B   C . C   D . D
8、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 HCl气体分子在 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 冰表面第二层中, 浓度为 设冰的密度为 C .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 HCl
9、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 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 C . b点的混合溶液 D . c点的混合溶液中,
10、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 a和 b分别为 温度下 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 . 图中各点对应的 的关系为: C . 向 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固体,溶液组成由 m沿 mpn线向p方向移动 D . 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1、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 . 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 .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 . 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 , 溶液需为酸性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 C .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D .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的数量级为 B . 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C . NaHX溶液中 D .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0分)(共3小题)

1、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m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 。如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 :c(O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        (填“大于”或“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 ,根据进料浓度比 :1的数据计算       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 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      

(2)Deacom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      。写出2种
(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      写反应方程式。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需消耗氧气      L(标准状况。

2、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1)“滤渣1”含有S和      ;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 的作用是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      ~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 ,“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 沉淀除去 若溶液酸度过高, 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 ,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 时,z=      
3、水煤气变换 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 缓慢地通过处于 下的过量氧化钴 ,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 ,平衡后气体中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 ,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 的倾向是CO       (填“大于”或“小于”。

(2)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 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填标号。 (2)
A . B . 0.25 C . 0.25~0.50 D . 0.50 E .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       0(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       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4)Shibata研究了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 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 相等、 相等。

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min内的平均速率 =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颍上三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