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 (共5小题)

1、传统的环境观是      的观点,主要的愿望是      ,人类实现了愿望,但却导致了      

2、新的环境观认为,人地关系是“      ,人地归一”  ,人只有与自然保持            ,才能生存与发展。

3、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      ,又不对      的构成危害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5、我国把            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制定了《      》。

二、选择题 (共11小题)

1、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

(1)
A .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 . 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 . 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 . 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3)
A . 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 . 开垦荒地,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 . 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 . 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2、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 . 搞好国土整治 B . 预防自然灾害 C . 控制人口增长 D . 参加国际协作
3、材料: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当今世界上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小题。

(1)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

(1)
A . 人口问题 B . 资源问题 C . 发展问题 D . 贫困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因地而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A . 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B . 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C . 发展中国家中既有生态破坏,也有环境污染 D .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3)“杀鸡取卵”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3)
A . 持续性原则 B . 公平性原则 C . 共同性原则 D . 地域性原则
4、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   

A . 能源农业 B . 生态农业 C . 立体农业 D . 大农场农业
5、

下图是我国2008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的燃烧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其生成污染物主要排放到 ( )

A . 大气环境 B . 陆地环境 C . 海洋环境 D . 生物环境
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A . 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发展立体农业 B . 在山区实行林木的采育结合 C . 为防止“赤潮”现象的发生,沿海地区采取伏季休渔政策 D . 建立人工草场生态系统,尽可能放养更多的牛羊
7、下列人类活动中,对环境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是(   )。

A . 人类大面积的开荒种地 B . 修拦水大坝 C . 在宜林区域,植树造林 D . 开采地下矿产
8、为了实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

A . 水土保持 B . 环境保护 C . 计划生育 D . 节约资源
9、下列不是可持续发展观所包含的涵义的是 (   )

A . 生态可持续发展 B . 社会可持续发展 C . 经济可持续发展 D . 自然可持续发展
10、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 . 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 B . 发展清洁生产 C . 市区营造休闲绿地广场 D . 内蒙古草原发展发菜加工工业
11、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是(    )

A . 减小生产规模,控制污染物产生 B . 加强法制,严厉制裁污染物的制造者         C . 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D . 加强绿化,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环保功能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

A         B         C       

D         E          F       

(2)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 → F(与图中含义相同)的空格内。

①石油、铜   ②烧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废液、固体废弃物   ④稻米、西红柿   ⑤森林 ⑥工人、农民    ⑦酸雨腐蚀   ⑧水利工程

A      ;B      ; C      ;  D      ;  E      ;  F       


2、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代表      系统、B代表      系统、C代表      系统、D代表      系统。

(2)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可持续发展强调      性,因而提出“着眼全球,从区域着手”的口号,其决定因素是图中字母      代表的能力。

(4)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                  原则。

3、

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            B.       C.             D.      

E.              F.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 . 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 . 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 .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3)当人类向环境中排出的废弃物或有害物质超出      能力,或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环境中资源的      能力时,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4、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图中B因素表示      。图中C因素表示      。图中D因素表示      

(2)材料:南通市,南通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海洋性气候明显。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南通市到上海浦东的直线距离是100公里,到苏州的距离也仅为80公里,经济非常发达,是16个长三角城市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南通与上海、苏州并称为“沪苏通”小金三角。南通市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目前,南通已经进入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圈城市。请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方面,评价南通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5、

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一章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