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卷(历社部分)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南美洲地区最高荣誉的足球赛事被称为“解放者杯",它是为纪念哪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而创立的?(    )
A . 马克思 B . 玻利瓦尔 C . 圣西门 D . 哥伦布
2、据文献《改变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政府则需要“自我改变”。下列“改变中国”与“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 甲午中日战争——公车上书 D . 鸦片战争——江南制造总局
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我国的医疗团队采取中西药结合的策略来应对疫情,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
A .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B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 .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 .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4、爱国华侨谢张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   )
A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 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5、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 . 设立军机处 B .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 . 郑和下西洋 D . 戚继光抗倭
6、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时间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   )

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7、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考问世界”方面的史实是(    )
A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启蒙运动 D . 工业革命
8、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崛起》第七章介绍了一个国家,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这个国家是(    )

A . 美国 B . 中国 C . 法国 D . 日本
9、某中学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戚继光抗倭、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
A .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 . 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C . 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 . 对外的联系与交往
1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2

1

A . 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 . 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C . 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 D . 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也是一些大国先后崛起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观点的理解。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什么历史事件?
(3)“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面对世界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生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50-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英国

1.9%

4.3%

9.5%

中国

32.8%

33.3%

29.8%

——摘编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

材料二:17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戛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摘自(法)阿兰 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材料三:

(1)从材料一中,你读出康乾盛世时有什么“成就”与“隐患”。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说明为什么在“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却被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3)年代尺中标注的A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影响?请为年代尺加一标题?
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工业的探索】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民主制度的探索】

材料二:尽管中国19世纪末的这次变法没有得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的影响。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新式教育的探索】

材料三:

图一:京师同文馆

图二:京师大学堂

(1)材料一反映了在历史上曾掀起的什么运动?材料表明这场运动在当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变法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该变法的认识。
(3)材料三中两个学堂的创立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它们的创立有何共同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探索近代化的历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民族复兴有哪些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测试卷(历社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