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2、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原子序数为50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纸张燃烧    B . 蜡烛熔化    C . 铜丝折弯    D . 酒精挥发
4、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 PM2.5 的是(  )
A . 治理工地扬尘    B . 露天焚烧垃圾    C . 使用公共自行车    D . 使用清洁能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塞紧胶塞    B . 吹灭酒精灯 C . 过滤    D . 贮存氧气
6、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 . 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    B . 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C . 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    D .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观点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3 个亚铁离子:3Fe3+    B . 1 个臭氧分子:O3 C .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S2-    D . 2 个氢原子:H2
9、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B .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 . 由①②可知微粒的运动速度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D . 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图像 B . 可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C . 可用液氧作燃料 D . 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后可制得纯水
11、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 C6C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 B . 六氯苯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的 C . 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5 D . 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3:17
12、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 D .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   B .    C .     D .
1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丙可能是单质 B . 丁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质量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5、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 O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 . 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 B . 曲线①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 C . 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 D .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选用      (填字母)作发生装置,该装置中需要稍作改进的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 C 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 C 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      (只选一种,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时,应      便开始收集(填字母)。

A. 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时         

B. 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已知由氯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写出图中 A、B 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2)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类别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所表示的物质名称是      
(3)在纯净物中,根据      ,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4)NaCl 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 11 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 2 周期第VA 族的元素名称是      
(2)硅元素和碳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硅原子和碳原子的      相同。
(3)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氧原子、钠原子和硫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原子序数为 15 的元素组成的单质常用来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该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B.燃烧匙中的固体可以换成木炭

C.燃烧匙中的固体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5)A 物质为奥运火炬常用燃料,纯净物 A 在 B 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②A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3、2018 年 3 月 22 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1)
A . 为了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B . 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C . 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D . 淡化海水是人类解决淡水紧缺的重要途径
(2)硬水是指      ,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 Mg2+以得到软水。 
(3)图甲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中,试管 a 中产生的气体为      (填名称)。

②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      ,每      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③在通电条件下,每两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

(4)图乙是氢气的验纯实验,若氢气不纯,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气体时,会发出      声。

(5)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水用简易净水器(如图丙所示)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中 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D、G 为液态物质,A 是一种氧化物,其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1:8,B、E 为气态单质,C、F、H 为固态物质,F 物质在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H 为红色粉末。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 A      ,H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研究小组对 H2O2 分解的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定量对比探究。小组人员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在本实验中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作为催化剂支架,制备负载等量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展开探究。

(实验过程)

取负载各种等量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各 30 粒分别放入 a、b、c、d 四个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上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注射器(如图 1 所示)。

a是负载10%猪肝研磨液的曲线,b是负载 MnO2 的曲线, c 是负载 CuO 的曲线, d 是负载 Fe2O3 的曲线,用注射器分别向每个锥形瓶中注入 20mL 浓度为 5%H2O2 溶液,溶液全部注入后立即采集 200s 内压强数据,最后用软件绘制实验图形如图 2 所示(猪肝研磨液富含过氧化氢酶,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实验分析)

(1)写出 b 瓶中化学方程式      。上述四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质是      
(2)a、b 瓶在 60 秒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到常压,最可能原因是      
(3)前 50 秒内,b、c、d 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快,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中发现 a 瓶中催化剂的性能随反应进行越来越弱,可能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