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三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 避免浪费 |
B |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 操作更加简便 |
C |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
D |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纸 |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
二、填空题(本题有8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共8小题)
① ;② .
我市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东南风4-5级,明天白天 最高气温为23℃,最低温度15-16℃,森林火险等级5级,林区绝对禁止野外用火。试问: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则小茗重新制作密度计时,请你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
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克 |
27.6 |
34.0 |
40.0 |
55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共4小题)
①在量筒中加入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 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 。
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
a. 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否则无法直接测出 ,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b.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B.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
C.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
a.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上述操作序号次序) ;
b.经操作⑥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c.在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⑥步骤中的玻璃棒有 作用。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生活发现】
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住,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实验分析】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其中第28、29题各8分,第30题6分,第31题11分,第32题9分,第33题7分,第34题6分,共55分)(共7小题)
缺水程度 | 人均水量/m3•年-1 |
轻度缺水 | 1700~3000 |
中度缺水 | 1000~1700 |
重度缺水 | 500~1000 |
极度缺水 | <500 |
A.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氯化钠 |
35.8g |
36.0g |
36.3g |
36.6g |
37.0g |
37.3g |
37.8g |
硝酸钾 |
20.9g |
31.6g |
45.8g |
63.9g |
85.5g |
110g |
138g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
12 |
16 |
24 |
28 |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毫升 |
1.02 |
1.08 |
1.11 |
1.17 |
1.20 |
氨水的密度/克/毫升 |
0.98 |
0.95 |
0.94 |
0.91 |
0.90 |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