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三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共15小题)

1、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 .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 .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除去水中的酒精                      B . 配置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  C . 压入空气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D . 往漏斗里吹气使乒乓球不下落                       
3、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 . 甲、乙 B . 甲、丙 C . 乙、丙 D . 甲、乙、丙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过滤 B . 溶解 C . 取固体药品 D . 蒸发
5、2018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6、如图表示部分天气图,图中甲所示的符号表示(     )

A . B . 霜冻 C .   暖锋 D . 冷锋
7、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糖水、盐水,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 蒸馏水 B . 泥水 C . 矿泉水 D . 油水混合物
8、2018年2月2日我国第一颗电磁检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甘肃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年平均气温8.5℃,适合春秋两季旅游。而海南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年平均气温24℃,全年适合旅游。形成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起伏 C . 海陆位置 D . 季风
9、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B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 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10、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

A . 氯化钠 B . 氢氧化钠 C . 冰块 D . 硝酸钾
11、下列关于四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拔罐”不仅能说明大气有压强,还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 C . 如图所示的自制气压计,瓶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减小 D .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抗生素是利用了大气压
12、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 , 则(    )

A . ρ12   F1>F2 B . ρ12   F1<F2 C . ρ12   F1=F2 D . ρ12   F1=F2
13、配置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避免浪费

B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操作更加简便

C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D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纸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A . A B . B C . C D . D
14、把质量为0.5千克、体积为4×10-4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漂浮,F=5牛 B . 物体漂浮,F=4牛 C . 物体悬浮,F=5牛 D . 物体沉底,F=4牛
15、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已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通过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    )

图片_x0020_114

A .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 . 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 . 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题有8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共8小题)

1、  1654年,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后来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得出了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帕。
2、如图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 的,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内容。


      ;②      .

3、下面是我县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

我市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东南风4-5级,明天白天  最高气温为23℃,最低温度15-16℃,森林火险等级5级,林区绝对禁止野外用火。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最高气温为23℃,应出现在      左右;
(2)“东南风4-5级”中的东南风是指      方向吹来的风,这是由于空气之间存在着水平压强差引起的。
(3)北京市夜间经常会有雾霾,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本市的气候特征有一定的关系。那么雾霾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布中的        层;我市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4、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填写以下的科学知识:
(1)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      ,以加强制冷效果;
(2)干洗店用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5、在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小茗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橡皮泥,同时也用橡皮泥将下端封口,制成一只简易的密度计。


(1)密度计分别放到水和某一种液体中,情景如图甲乙所示,用ρ、ρ分别表示水和液体的密度,则ρ      ρ(填“>”、“<”或“=”)。
(2)当密度计放入食用油中,小茗发现密度计沉到容器底部,无法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如图丙。

则小茗重新制作密度计时,请你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

6、小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

7、如图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将       (仍相平、左侧高、右侧高)。请说明理由      

8、下表是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克

27.6

34.0

40.0

55

(1)40℃时,将50克氯化钾固体放入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克,往溶液中放入一木块,木块漂浮。
(2)接着将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60℃,则升温后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木块受到的浮力      。(两空都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共4小题)

1、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1)接通直流电源后,D管产生气体是      
(2)如果D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毫升,则C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毫升。
(3)若某同学在C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偏大,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3)
A .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 . 氧气与电极发生化学反应 C . C管漏气 D . D管漏气
2、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浮力后,做了以下实验。

(1)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①在量筒中加入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 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      

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

a. 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否则无法直接测出      ,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b.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B.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

C.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

(2)该小组同学又利用如右图的实验器材做实验,通过观 察图中b、e两图,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提纯实验, 并用所得精盐配制50克5% 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上述操作序号次序)      

b.经操作⑥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c.在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⑥步骤中的玻璃棒有      作用。

(2)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下列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

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住,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实验分析】

(1)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2)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      
(3)【得出结论】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其中第28、29题各8分,第30题6分,第31题11分,第32题9分,第33题7分,第34题6分,共55分)(共7小题)

1、“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体积约为 30 米 3 , 空载时质量约为 22 吨,最大荷载 240 千克。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 1.0×103 千克/米 3 , g 取 10 牛/千克)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3)
A . 陆上内循环 B . 海上内循环 C . 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年-1 , 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      缺水城市。
3、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3牛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试求:(g取10牛/千克)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牛;
(2)图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
(3)物体A的体积;
(4)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 A在水中会      (选填“下沉”、“上浮”、“悬浮”)。
4、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硝酸钾

20.9g

31.6g

45.8g

63.9g

85.5g

110g

138g

(1)写出氯化钠和硝酸钾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
(2)在5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克。
(3)在1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毫升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克/毫升

0.98

0.95

0.94

0.91

0.9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向100克24%的氨水中加入500克水,摇匀,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3)取12%的硫酸溶液50克稀释成3%的溶液,需加多少克质量的水?
6、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米/秒。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3/秒,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毫米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x104帕,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厘米2 , 医生至少需要多少牛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牛)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时,压强增大。
7、如图所示,烧瓶内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什么现象?请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三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