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2020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所示,A为木块,B铝块,C为铁球,它们的体积相等,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 . 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 . 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 . 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 . 三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蚊子的口器
B .
鳄鱼的牙齿
C .
啄木鸟的尖喙
D .
宽大的滑雪板




4、人用力水平向左推讲台,没有推动,在这个过程中( )
A . 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
B . 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
C . 讲台受到的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人对讲台没有做功
5、敲锣会有声音产生,用不同的力敲锣,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6、下列物理量的大小符合实际的是( )
A . 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大约11m/s
B . 家用壁挂式空调的功率大约5W
C .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150g
D . 洗澡时水的温度是70℃
7、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形成“白气”的过程属于(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升华
D . 熔化
8、下列各种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一致的是( )
A .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
B .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
C .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折射
D . 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光的反射
9、如图是家庭电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导线B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
B . 保险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C . 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 . 用测电笔先后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都发光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 . 灯泡L一定变亮
B . 灯泡L一定短路
C . 电阻R可能断路
D . 电阻R可能短路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图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 . 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5cm
B .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C .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 .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可以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
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s,高为h,一重为G的物体在沿斜面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
B . 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C . 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是
D . 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是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R0的阻值是5Ω
B . R0的最小功率是1. 6W
C . 电路的最大和最小总功率之比是8∶1
D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 Ω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 现象。“钻木取火”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2、用图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10s内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100N,10s内拉力F的功率为 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10m/s= km/h,“VA”是 的单位(填写物理量)。
4、小明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5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m,则镜中的像将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5、通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应该(选填“串联”或“并联”)后接入电路:下表为某用户月初和月底的电能表示数,该用户本月的用电是kW·h。
6、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M受到的浮力N受到的浮力,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两空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小华家额定功率为2500W的电热水器,装满40kg水后连续正常加热1h,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 103J/(kg·℃),求:
(1)加热过程中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2)此过程电热水器的热效率。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R1的阻值为1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
(2)通电10s,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3、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由G表改装而成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大小取决于通过G表的电流,当通过G表的电流为表头电流Ig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示数刚好达到最大测量值。请结合小资料,解答以下问题:
若G表的电阻Rg=10Ω,表头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为一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需要增加一个定值电阻Rx。
(1)将定值电阻Rx连入图中;
(2)求出连入电阻Rx的阻值;
(3)推导改装后电表的刻度盘是否均匀。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小聪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3)小聪同学用器材按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后,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4)小聪同学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请根据实验需求在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5)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被测电阻Rx= Ω。
2、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
(1)在该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2)如图甲所示,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关系,此时电阻R1和R2的大小关系为
(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3)利用图乙,能否(填写“能”或“不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4)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精确的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
3、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估测石头质量大约800g。回家后,他用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玻璃水槽、细绳若干、质量分布均匀的细木杆和足量的水测量石头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0)。请你帮他设计一种测量石头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写出石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