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某种药品说明书里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这里的碘、镁、锌、锰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单质 D . 元素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树根“变”根雕    B . 葡萄“变”美酒 C . 水果“变”果汁    D . 玉石“变”印章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加入固体 C . 量筒读数     D . 熄灭酒精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    B . 液氧、澄清石灰水 C . 冰水混合物、氯酸钾    D . 蔗糖水、加碘食盐
5、某市2018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0.94% C . CO2、SO2和NO2都是空气污染物 D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氧化汞 汞+氧气         B .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C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D . 氢气+氧化铜 铜+水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汞(Hg)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镁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C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铁 D .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8、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
A .     B .     C .     D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 . 每个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做法与“美丽”不相符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 . 合理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
1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检测酒驾中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B . K2Cr2O7属于氧化物 C .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D . 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 带电的粒子都称为离子 C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 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13、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 . 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C . 将试管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紧塞子 D . 为了不把药品滴到外面,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
1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红磷改成木炭实验也可以成功 B . 为了节约试剂,红磷的量越少越好 C . 此实验还能推知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D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让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15、一定的条件下,分解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三种物质,都可以得到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 . 氧分子    B . 氧气    C . 氧化物    D . 氧元素
16、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的各种意义进行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A . O3    B . SO2    C . CO    D . H2O2
17、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    D . ①③④
1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40L的钢瓶,说明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B . 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 . 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9、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粒子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o”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之比为4:5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 D . 反应前后的原子总数之比为1:1
2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 研究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C .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用排水法收集O2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钠原子      
(2)碳酸根离子      
(3)氯化锌      
(4)硫酸铁      
(5)某化合物只由N、O两种元素组成,且在该化合物中N的化合价为+5,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下图中①、②为铝元素、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C粒子符号为      ,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      
(4)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5)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1)取用2.5mL液体应选用甲图仪器中的      (填仪器名称)。
(2)过滤前折叠圆形滤纸的操作如乙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编号)。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需要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图2硫在氧气中燃烧

(1)图1中的反应现象为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      ;该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      
2、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来制取氧气,请按要求填写: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用      (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该发生装置中还缺少      ,其作用是      

(3)如果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先            ,这样做的目的是      
(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要制取和收集纯净的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计算: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      
(3)      g葡萄糖中含有氧元素16g。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自然界的水里含有许多杂质,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①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      ;②添加仪器后指出甲图还存在的错误      
(2)检查装置乙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连接装置把导管伸入水中,      ,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3)乙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      ;加热烧瓶时,常加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4)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往收集到的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从物质状态上看,水的沸腾和电解水都是液体转变成气体的过程,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请在下表“变化后”的方框内画出正确的粒子种类和数目,图示这种区别。

宏观变化

微观图示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C试管快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      
(4)(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      ;此步骤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应该是      g

(5)通过实验IV,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七、简答题(共1小题)

1、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通过化学反应检验某一气球中的气体是O2、N2还是CO2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挤出少量该气体,通入      中,观察。

      ,说明原气体是CO2。若不是CO2 , 则进行步骤2的实验。

步骤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该气体,      ,观察。

      ,说明原气体是O2      ,说明原气体是N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