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共30小题)

1、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 . 奴隶制度 B . 封建制度 C . 等级制度 D . 资本主义制度
2、“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来的诸多矛盾)”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    )
A . 肯定了刘邦推翻秦朝的功绩 B . 分析了楚汉战争的性质 C . 指出了刘邦约法三章的目的 D . 认识到刘邦得民心的原因
3、“相传在古埃及的世界里,以尼罗河为界线划分为东、西二个部分,城市多位在尼落河东岸,而亡者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一如日出与日落的方位,象征生命的开始与结束。”最符合上文对古埃及人土地利用的描述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4、古代埃及国力强盛,成为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的时间是(   )
A . 约公元前3500年 B . 公元前3100年左右 C . 公元前15世纪 D . 公元前6世纪
5、《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这本书专门介绍了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追根溯源,犹太人的祖先是(   )
A . 以色列人 B . 希伯来人 C . 雅利安人 D . 阿卡得人
6、“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这里的“我们”所属等级是(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7、下图是某一宗教的传播示意图。关于这个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它起源于古印度 B . 它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 C . 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 D . 它的经典文献是《古兰经》
8、夏朝作为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一个有力的史料证据是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   )
A . 新石器 B . 司母戊鼎 C . 宫殿遗址 D . 甲骨文
9、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

①在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0、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于东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

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
A . 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使用 B . 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C . 诸侯国要富国强兵 D . 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产生
1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13、公元前340年,对于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才来说,能够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有(   )

①发奋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15、小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心急如焚,爷爷却语重心长地说:“这次考砸了也不全是坏事,知道差距在哪儿,迎头赶上,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话与我国古代________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16、下列属于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特征是(   )
A . 小国寡民 B . 商业发达 C . 民主政治 D . 尚武善战
17、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18、“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②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的共和制度

③公元27年凯撒独揽罗马大权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典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恺撒与元老院      ②米隆与《掷铁饼者》

③屋大维与罗马法    ④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 .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2、610年,他向族人宣布,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而他是安拉的使者。“他”是(   )
A . 乔达摩•悉达多 B . 汉谟拉比 C . 查理曼 D . 穆罕默德
23、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到9十个数字符号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4、大化改新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这里“新时代”的实质是(   )
A . 建立天皇制度 B . 实行中央集权 C . 打破豪强贵族特权 D . 确立封建制度
2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 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B . 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 . 都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 D .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26、到10世纪,日本的庄园数量已经相当可观。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   )
A . 武士 B . 骑士 C . 教士 D . 道士
27、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图片_x0020_24

A . 巩固国家统一 B . 加强文化控制 C . 加强经济管理 D . 维系中华文明
28、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全面性”。以下关于秦始皇筑长城的评价比较全面的观点是(   )
A .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 .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 .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 .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29、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

①刘邦     ②陈胜     ③项羽     ④吴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30、“农耕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此话出自(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共3小题)

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以下是其中两条规定:①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②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但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应当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1)材料一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里的成文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属于哪一思想流派?这一流派的主张受到哪国统治者的青睐?为什么?
2、东西方文明多元发展,交相辉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25

材料二:

       甲                 乙                 丙

材料三:这三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请将材料一中字母A、B、C、D、E、F所代表的古代文明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古代先民在这些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三张图片的帝国名称,并归纳这三大帝国在疆域位置上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说说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

材料二: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善于向先进文明学习,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治完备的国家。

(1)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个国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她的民主制度”的认识。
(2)材料二中秦始皇是如何“设职授官”的?该“官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周朝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这种等级世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日本的这次改革史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三,说说日本如何建立法治完备的新国家。
(4)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二的政治制度有何根本不同?这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