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海南 D . 上海浦东
2、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3、目前,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其正确顺序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内地④沿海经济开放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④①③
4、20世纪80年代与19世纪中国对外开放的本质区别是(   )

A . 部分开放 B . 向所有国家开放 C . 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D . 中国为主权国家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

A . 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 B . 利用国外资金 C . 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 D . 与国外办合资企业
6、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置的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 厦门特区 B . 珠海特区 C . 汕头特区 D . 海南岛特区
7、2011年4月8日上午,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在身穿中国特色服装的米老鼠陪伴下,在上海浦东举行开工典礼。开发浦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一步。浦东开发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 . 经济特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 C .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 内地
8、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 . 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 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9、2008年4月26日,海口主要街道张灯结彩,夜空绽放璀璨的焰火,市民们兴高采烈。这是(   )

A . 迎接奥运圣火 B . 庆祝海南建省办大特区20周年 C . 庆祝省博物馆建成开馆 D . 庆祝博鳌论坛成功举办
10、下列地区中,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 . 海南经济特区 B . 上海浦东开发区 C . 珠江三角洲 D . 厦漳泉三角区
11、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

①深圳②汕头③厦门④珠海⑤海南岛⑥广州⑦福州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⑥⑦
12、2010年4月18日是上海浦东新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浦东地区 的经济总量增加了67倍,税收增长了122倍。浦东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上海是传统工业基地 B . 外商的投资 C . 科技的创新 D .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政策
13、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城市发展变化速度飞快,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汕头 D . 厦门
14、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 . 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 . 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 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5、在国家确定的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城市中,有人说:重庆是“龙尾”,“龙尾”随“龙头”起舞,那么“龙头”在(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上海 D . 厦门
16、下图中高楼大厦林立的区域就是(   )

A . 北京奥运村 B . 深圳特区 C . 浦东开发区 D . 海口市新面貌
17、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汕头 D . 海南岛
18、“特区是窗口,就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 .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19、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A . 深圳、海南 B . 汕头、广东 C . 深圳、珠海 D . 厦门、福建
20、有一座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最早的一批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是最先设立的一批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 . 广州 B . 厦门 C . 上海 D . 南京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 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中的“政策”首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2、阅读下列材料:

“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城市,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3)这一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与此政策同时出台的是什么政策?举一例说明。

3、小张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网络搜集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作的报告。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 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 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 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展开的?

(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

4、读图,回答问题。
(1)与香港、澳门相邻的两个经济特区各是什么?
(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作为经济开放区,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下图反映出一种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材料一:山东有个社员说“生产责任制真神,俺社才搞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深圳发展之快。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对内、对外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
(2)你还知道哪些经济特区?
(3)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