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以速度v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当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物体B的速度为( )
A . v
B . v sinθ
C . v cosθ
D . v/sinθ
2、如图所示,B点位于斜面底端M点的正上方,并与斜面顶端A点等高,且高度为h,在A、B两点分别以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若a球落到M点的同时,b球恰好落到斜面的中点N,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va=vb
B . va=
vb
C . a、b两球同时抛出
D . b球比a球提前抛出

3、一颗质量为0.05k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打穿一块厚度为5cm的木板后速度变为100m/s,则子弹打穿木板的过程,木板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 )
A . 2×103N
B . 4×103N
C . 2×104N
D . 4×104N
4、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运动过程中F1对物体做功-6J,F2对物体做功8J,则物体获得的动能为( )
A . -10J
B . 2J
C . 10J
D . 14J
5、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的A点处自由下落,落到地面上的B点处,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为mg(H+h)
B . 小球在B处的重力势能为0
C . 整个下落过程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H+h)
D . 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为

6、某星球与地球的质量比为a,半径平方比为b,则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为( )
A .
B . ab
C . 2ab
D .


7、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 则2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 . 24 W
B . 48 W
C . 60W
D . 12W
8、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
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
B . 物体动能增加了
C . 物体机械能减少了
D . 空气阻力做功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
B . 月球的质量m月=
C . 月球的自转周期T=
D . 月球的平均密度ρ=




2、如图所示,一个圆盘绕过圆心O且与盘面垂直的竖直轴顺时针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盘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随圆盘一起转动,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 . 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C . 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D . 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ω2r
3、如图所示,飞船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由近地点圆形轨道A,经椭圆轨道B转变到远地点的圆轨道C.轨道A与轨道B相切于P点,轨道B与轨道C相切于Q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在轨道B上由P向Q运动的过程中速率越来越小
B . 卫星在轨道C上经过Q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A上经过P点的速率
C . 卫星在轨道B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与在轨道A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是相等的
D . 卫星在轨道B上经过Q点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小于经过P点时受到地球的引力
4、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摆球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上端固定,使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会沿圆锥面旋转,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 摆球的线速度大小为
C . 摆球的周期为
D . 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较长的小车的前端固定有力传感器,能测出小车所受的拉力,小车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B,小车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上,光电门可记录遮光条A、B通过它时的挡光时间。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小车与质量为m的重物相连,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细线与轨道平行(滑轮质量、摩擦不计)。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传感器及遮光条的总质量M,遮光条的宽度d;
②按图正确连接器材;
③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传感器的示数F及遮光条A、B 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A、tB。
(1)实验前用垫块垫高轨道左端平衡摩擦力,若不挂重物,发现遮光条A、B 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A>tB , 则应将垫块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为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2)
A . 两遮光条A,B间的距离L
B . 重物的质量m
C . 开始释放时遮光片A到光电门的距离s
(3)验证动能定理是否成立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斜槽固定在桌子边缘,将贴有坐标纸的方木板靠近斜槽固定,坐标纸的横线与小球出射方向平行。正确调整后进行实验,让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滚下,用频闪照相机记录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方格纸每格边长为0.4m。
(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1)
A . 必须调节斜槽的末端切线沿水平方向
B . 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高度影响相邻点间高度之差的大小
C . 贴有方格纸的木板必须竖直固定
D . 位置a就是小球在槽末端的抛出点
(2)本实验中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m/s。
(3)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2、跳台滑雪轨道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圆形轨道最低点与斜坡轨道相接于B点,斜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斜坡足够长。圆形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R=100m,运动员从圆轨道上的
点由静止自由滑下, OA与OB夹角为37°,运动员从跳台B点水平飞出。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sin37°=0.6,cos37°=0.8,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运动员:


(1)到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落到斜坡上时到B点的距离。
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1.6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与水平轨道AB相连接,AB的长度为x=5.0m。一质量为m=1kg的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向B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滑块恰好沿圆轨道通过最高点C,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求:
(1)恒力F大小;
(2)滑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
(3)滑块从C点抛出后到落点的水平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