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一规定通过的时间是(    )

A . 1978年 B . 1982年 C . 1993年 D . 1997年
2、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 国有企业 B . 个体经济 C . 民营经济 D . 计划经济
3、1993年,中共中央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

A . 建立股份制企业 B . 建立三资企业 C . 向多种形式过渡 D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A .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 吸引外资 C . 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D . 实行政企分开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三大改造结束②抗美援朝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④土地改革开始⑤国企改革开始

A . ④①②③⑤ B . ②④①⑤③ C . ④②①③⑤ D . ②①④⑤③
6、有关政企分开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企业完全脱离了政府 B . 政府下放一部分权力给企业 C . 企业有自主经营权,政府作宏观调控 D . 政府、企业各自为政,没有任何关系
7、下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方向发展 B . 实现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 .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 . 实行有计划、有安排的计划经济体制。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 . 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 .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 . 扩大生产的经营自主权 D . 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
9、有关国企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国企改革是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B . 国企改革需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责任制 C . 国企改革中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而代之以宏观调控、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D .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以私有制取代公有制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的目的是(   )

A . 冲破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束缚 B . 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C . 利用外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D .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解放生产力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

A . 1985年 B . 1986年 C . 1987年 D . 1988年
12、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 国有企业改革
13、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的有(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4、“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 B . 开放了深圳等经济特区 C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减免了农业税
15、20世记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 . 互助组 B . 农业合作社 C . 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人民公杜化
16、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③②④
17、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 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 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 .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 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18、下表中“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得益于(   )

A . 大跃进 B . 人民公社化 C . 文化大革命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 . 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 . 农业合作化的完成 C . 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D . 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20、有关“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C . 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 D . 农民时间上自由,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算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70年代,我市粮食亩产量一般年份在75—125千克之间。1982年以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农村大地,我市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仅粮食一项,2004年全市单产417千克/亩,总产量达185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我市的粮食生产发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哪项农村政策的实施?

2、材料: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有企业的“松绑”是怎样进行的?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 多年来,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召开?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20世纪80 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3)简要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上海电机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后来,这家企业改制为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后,国务院在各地先后选择了27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请完成:

(1)这则材料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怎样的阶段?

(2)这一阶段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和城市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有哪两大创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