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片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数学开学试卷
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共10小题)
1、
=( )

A .
B .
C .
D .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若关于x的分式
,当x=1时其值为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

A . a≠0
B . a>3
C . a>0
D . a≠3
4、为了考察甲、乙两块地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12,13,14,15,10,16,13,11,15,11;乙:11,16,17,14,13,19,6,8,10,16.
要比较哪块地小麦长得比较整齐,我们应选择的统计量是( )
A . 中位数
B . 平均数
C . 众数
D . 方差
5、在□ABCD中,∠C、∠D的度数之比为3∶1,则 ∠A等于( )
A . 45°
B . 50°
C . 135°
D . 130°
6、已知y=0是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m﹣1)y2+my+4m2﹣4=0的一个根,那么m的值是( )
A . ﹣1
B . ±1
C . 1
D . 0
7、一件毛衣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出售,获利28元,求这件毛衣的成本是多少元.若设成本是x元,可列方程为( )
A . 0.8x+28=(1+50%)x
B . 0.8x﹣28=(1+50%)x
C . x+28=0.8×(1+50%)x
D . x﹣28=0.8×(1+50%)x
8、如图,直线y=mx与双曲线
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M,连结BM,若S△ABM=2,则k的值是( )

A . m
B . m-2
C . 2
D . 4
9、如图,在菱形ABCD中,∠A是锐角,E为边AD上一点,△ABE沿着BE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F恰好落在边CD上,连接EF,BF,给出下列结论:①若∠A=70°,则∠ABE=35°;②若点F是CD的中点,则S△ABE=
S菱形ABCD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错,②对
B . ①对,②错
C . ①,②都错
D . ①,②都对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的坐标为(﹣1,1),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
上,过点C作CE∥x轴交双曲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

A .
B .
C . 3.5
D . 5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共6小题)
1、已知△ABC与△ABD不全等,且AC=AD=1,∠ABD=∠ABC=45°,∠ACB=60°,则CD= .
2、分解因式:3x(x﹣2)﹣(2﹣x)= .
3、如图,BC//DE.若∠A=30°,∠C=20°,则∠E= .
4、设点A(x1,y1),B(x2,y2)位于函数
.
的图像上,当x1 >x2>0必有0<y1 <y2,则k 0.(选“>”,“<”,“=”中的一个填写)
5、使代数式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6、如图,已知双曲线
(
)经过矩形OABC的边AB,BC的中点F,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2,则k= .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66分)(共7小题)
1、已知△ABD与△GD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与DF均为斜边(BD<DF).
(1)如图1,B,D,F在同一直线上,过F作MF⊥GF于点F,取MF=AB,连结AM交BF于点H,连结GA,GM.
①求证:AH=HM;
②请判断△GAM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③请用等式表示线段AM,BD,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GD⊥BD,连结BF,取BF的中点H,连结AH并延长交DF于点M,请用等式直接写出线段AM,BD,DF的数量关系.
2、计算
(1)

(2)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3、已知面积为30的菱形ABCD(顺时针排列)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a,b),C(1,4),D(c,d),求a,b,c,d的值及菱形的周长.
4、为了了解某校新初三暑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该校新九年级的20位同学,得到这20位同学暑期读课外书册数的统计如下:
册数 |
0 |
2 |
3 |
5 |
6 |
8 |
10 |
人数 |
1 |
2 |
4 |
8 |
2 |
2 |
1 |
(1)这20位同学暑期看课外书册数的中位数是 册,众数是 册,平均数是 册。
(2)若小明同学把册数中的数据“8”看成了“7”,那么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中不受影响的是 。
(3)若该校有600名新初三学生,试估计该校新初三学生暑期阅读课外书的总册数。
5、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E=∠DCF,∠AEF=∠EFC,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 + b(a,b为常数,a≠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且与反比例函数
(k为常数,k≠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交于点C,作CD⊥x轴于点D,若OA=OD=
OB=3.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0<ax + b≤
的解集.

7、已知△ABC的一条边BC的长为5,另两边AB,AC的长分别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1)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k=2时,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k为何值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并求△ABC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