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悬浊液变为黄色

Ksp(AgCl) >Ksp(AgI)

B

将Fe(NO3)2 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原Fe(NO3)2中一定含有Fe3+

C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0.1 mol·L-1和0.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前者的导电性强

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D

常温下,分别测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S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 大

酸性:HClO>H2S

A . A    B . B    C . C    D . D
2、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炭不完全燃烧制CO:2C(s)+O2(g)=2CO(g)    ΔH1=-221kJ·mol-1

②木炭还原CO2制CO: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③焦炭还原Fe2O3制CO:Fe2O3(s) + 3C(s) 2Fe(s) + 3CO(g)  ΔH 3=+489.0kJ·mol-1

A . 反应①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 .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 . 反应③中使用催化剂或移走部分CO,均可提高Fe2O3的转化率 D . 反应Fe2O3(s)+ 3CO(g)=2Fe(s)+ 3CO2(g)   ΔH=-28.5 kJ·mol-1
3、反应N2(g)+3H2(g) 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 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 . 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 .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4、锂(Li)-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锂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Li+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动 C . 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ˉ=2O2ˉ D . 电池总反应:4Li+O2+2H2O=4LiOH
5、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H相等的两溶液中:c(CH3COOˉ)=c(Clˉ) B . 分别中和pH相等、体积相等的两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C .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金属镁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D .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H3COOˉ)=c(Clˉ)
6、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ΔH1<0 B . 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小 C . 相同条件下,HCl的(ΔH3+ΔH4)比HI的大 D . 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 mol H-X键放出a kJ能量,则该条件下ΔH2a kJ·molˉ1
7、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用铁作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最终可将Cr2O72转化成Cr(OH)3沉淀而除去,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e(II)为阳极 B . 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 CO32+6H2O C . 电解一段时间后,在Fe(Ⅰ)极附近有沉淀析出 D . 电路中每转移6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8、如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A .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A,B一定都是气体 C . D一定不是气体 D . C可能是气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 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 , 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 .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10、工业上制硫酸的一步重要的反应是SO2在400-500℃下催化氧化反应: 2SO2+O2 2SO3 , 该反应是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 .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 . 增加O2的浓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D . 当SO2和SO3的浓度相等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11、反应A(g) + 3B(g) ⇌2C(g) + 2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 ② 、 ③ 、④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④>②=③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2g3H2O中所含中子的数目为12NA B . 1LpH=1 H3PO4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1NA C . 叠氮化铵(NH4N3)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当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D . 1mol乙酸与3molC2H5OH充分反应生成CH3COOC2H5分子的数目为N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 . 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C . 水难电离,纯水是弱电解质 D .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阳离子
14、参照反应Br+H2  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热△H=E2﹣E1 B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 .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5、pH=1的两种酸溶液HA、H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同浓度、同体积的HA,HB溶液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粒,产生的氢气体积后者大 B . 物质的量浓度HA<HB    C . 若1<a<4,则HA,HB都是弱酸 D . 体积相同pH均为1的HA,HB溶液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中性,前者消耗的NaOH少
1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 乙醇燃烧 C .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 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
17、C2H5OH、CH4、C3H8、C是常用的燃料,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1366.8kJ·mol-1、890.3kJ·mol-1、2219.9kJ·mol-1、393.5kJ·mol-1。相同质量的这四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 . C2H5OH B . CH4 C . C3H8 D . C
18、可逆反应X(g)+2Y(g) 2Z(g)  △H= -a kJ·mol-1 ,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               B . c(X)∶c(Y)∶c(Z)=1∶2∶2 C . X的消耗速率与Z的消耗速率相等       D . 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19、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ΔH1= +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ΔH2= +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ΔH3= +206.1kJ·mol–1

A . 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 .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 . 反应CH4(g) = C(s)+2H2(g)的ΔH= +74.8kJ·mol–1
20、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3X(g) 2Y(g)+Z(g)+W(s),ΔH=-QkJ·mol-1 , 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D . 两种物质X、Y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
21、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 =1×10-8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1 B . 溶液中c(H+)+c(A-)=0.1mol·L-1 C . 上述溶液加NaA晶体,溶液的c(OH-)增大 D . 常温下将HA稀释十倍,氢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22、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 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23、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 N2(g)+3H2(g) 2NH3(l)         ΔH=2(a-b-c) kJ·mol-1 B . N2(g)+3H2(g) 2NH3(g)          ΔH=2(b-a) kJ·mol-1 C . 1/2N2(g)+3/2H2(g) NH3(l)       ΔH=(b+c-a) kJ·mol-1 D . 1/2N2(g)+3/2H2(g) NH3(g)      ΔH=(a+b) kJ·mol-1
2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 ,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 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C . 已知在120 ℃、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242 kJ·mol-1(120 ℃、101 kPa) D . 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1 , 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 ΔH=-57.3 kJ•mol-1
25、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 , 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H2>△H3    B . △H1>△H3    C . △H1=△H2+△H3    D . △H1+△H2>△H3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2和3mol H2 , 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a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 , 同时生成0.4mol H2O

B.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该体系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若要使K=1,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      (填选项).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入催化剂.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铜,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       处.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该种防护方法称为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      处,铁棒上的电极反应为      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3、我国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在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①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某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优良性能,常用于制造门窗框架.该合金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它是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      腐蚀的结果.

③玻璃是一种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制备普通玻璃的原料有Na2CO3            (填化学式).

4、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100℃时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mol•L1 , KW(25℃)      KW(100℃)(填“>”、“<”或“=”).25℃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HCO3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5、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H+、O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为      ,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③若该溶液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  c(NH4+      c(Cl)(填>、<或=).

6、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是:Mg+H2O2+2H+═Mg2++2H2O

①负极材料为      ,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两极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正极:      

③有4.8gMg反应时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      

7、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在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原因为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      ,原因为      

(2)在2~3 min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 (3)
A . 蒸馏水 B . Na2SO4溶液 C . NaNO3溶液 D . Na2CO3溶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