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3.4 动物的行为 (第2课时)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 . 蚯蚓
B . 鼠妇
C . 猴
D . 鸭
2、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
A .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
B .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C .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
D .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3、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 . 母鸡孵卵
B . 蜜蜂采蜜
C . 老马识途
D . 婴儿吮奶
4、下列现象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
A . 母鸡孵卵
B . 蜘蛛结网
C . 蜜蜂采蜜
D . 小狗做算术题
5、下列各项神经活动中,不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 )
A . 听到开饭铃响就分泌唾液
B . 突然看见一只苍蝇飞到眼前,就会眨眼睛
C . 学生听到铃声就进入教室
D . 骑车人看到红灯就停止前进
6、动物具有学习能力,其意义是( )
A . 便于找到食物
B . 能够逃避敌害
C . 便于找到配偶
D . 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
7、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着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
B . 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 . 动物越高等,学习的能力越强
D . 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8、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B . 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 . 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D . 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9、“蜘蛛结网”和“老马识途"从行为的发生看分别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 .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D . 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10、“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1、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是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 .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 . 蚂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 . 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12、对动物的行为起主要调节控制作用的是( )
A . 感觉器官
B . 运动器官
C . 神经系统
D . 内分泌系统
13、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特点的是( )
A . 都是从外部可观察到的活动,并且都离不开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B . 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 . 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D . 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判断:下面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是否正确.
(1)哺乳动物所有的运动都只由运动系统来完成.
(2)动物都是通过声音交流信息的.
(3)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4)能运动的动物都有骨骼和肌肉.
(5)无脊椎动物没有防御行为.
(6)动物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
2、动物行为是指一系列有利于动物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有的是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先天性行为;有的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获得,属于学习行为.
(2)大雁、家燕等鸟类随季节变化的迁徙行为属于 行为;动物园的小猴通过训练学会骑自车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升金湖是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百头鹤和东方白鹤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东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l997年l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 行为.
(2)迂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 ,前肢变成 ,胸部有发达的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近年来,升金湖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
三、材料题(共4小题)
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
(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时,黑猩猩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幼小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行为.低等动物学不会这些行为,可见黑猩猩的该行为必须建立在
因素的基础上.
(3)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学习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但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当年只有10岁.从这一故事中你能认识到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
.
2、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 (填“低等”或“高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 行为越复杂。
3、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
找到食物的时间/秒 |
第一次 |
267 |
第二次 |
193 |
第三次 |
90 |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 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 ,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4、如图是科学家做的“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问题:
(1)实验中,涡虫的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请简述理由.
(2)实验中,涡虫的哪些行为是学习行为?请简述理由.
(3)实验表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