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桐乡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3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远离城市的(xuān)      嚣,寻一处静(mì)      山水悠然小憩;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农家的淳朴风情;在绿水(qīng)      山中寻找心中的慢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选择。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诗中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散文集《      》,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作家      创作的《白洋淀纪事》,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2)阅读下面《朝花夕拾》片段,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①这部分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

②别人都露出笑容,而“我”却不高兴,原因是      

③试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说说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2)划线句怎样理解母亲挡在窗前的行为?
(3)将第三段中划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包子王

    ①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会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惯性,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荠菜粥,再沿着秦淮河畔的栈道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线路上来。

    ②让他改变行程的,不但有秦淮河岸鼓出叶芽的河柳,还有老王只做这20来天的应季包子:春笋腊肉包、霉干菜肉丁包、马齿苋香肠包。

    ③就是一两块钱的早餐包子,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小纪就说了个事:老王有一回路过逸仙桥,看到那边的市民广场有人玩大石锁,玩家三月份就穿着短袖小褂,露着鼓鼓囊囊的肱二头肌,看他们把几十斤重的大石锁抡得生风。老王也心痒,想上去试试,刚惴惴地开口,人都用“你真不晓天高地厚”的神情睨他,默默让出一个够宽的圈子来,生怕老王脱手砸中自己。但老王一上手他们就呆了:中号的大石锁他能玩得溜圆,这穿夹袄的小老汉是何方神圣?

    ④老王就笑:我还有二两力,那是在南京城剁了15年包子馅练出来的。

    ⑤老王的包子,哪怕是最便宜的一块钱一个的青菜香菇包,包子馅都是手剁的,为什么不用绞馅机?老王大摇其头:绞馅机省力归省力,一绞,蔬菜的汁水都出来了,包子馅等于都是菜渣渣,木渣渣的纤维塞牙不说,还含不住油脂和香气,少了那种清鲜松软、绵柔甜润的味道。手剁的馅芯,蔬菜的汁水有一半含在里面,包子上笼一蒸,里面会有灌汤效果。

    ⑥老王一年到头做青菜包子、老豆腐包子、萝卜丝包子。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太阳加大了它的热力,老王老婆撑出的竹杆上,霉干菜一挽一挽地挂着,被晒出了暗红的调子;腊肉香肠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紧瘦的奇香,一切都恰到好处。

    ⑦老王的喜悦体现在他的剁馅声中,春笋在沸水中煮去涩味,可像剁白菜一样粗切细剁。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马齿苋在沸水中烫一下,剁前要细切,然后粗剁一下,尽量含住汁水,霉干菜是剁不动的,完全靠手劲细切,饶是老王这样的熟手,切完一天要用的霉干菜和腊肉,手腕也酸软。老王手头有一本《水浒传》,是说书人整理的本子,已被他翻到毛边,他笑说,自从切过霉干菜,就晓得镇关西何以忍不住大怒,鲁智深命他细切十斤瘦肉、十斤肥肉,又加十斤软骨,细细把他的横劲儿挫去十分,这等“消遣”,谁受得住?

    ⑧老王这人“轴” , 包好的包子非要24个褶子,少一个也不行;包子馅还得丰满,透过包子皮,能看到春笋腊肉包嫩黄中夹杂暗红色,马齿苋香肠包是暗绿中夹杂水晶红白的。他还有一样“轴”性子,早上最后一屉包子,说什么也不卖与路人,得留着,他留着等谁呢?

    ⑨九点半光景,他要等的人摇摇摆摆来了,三月艳阳天,还载着棉帽子,穿着灰棉裤,都是须眉皆白的老人。他们两三相约,说要出了老年公寓透透气,看看街景,都八九十岁了,护理人员最多许他们在无人陪伴的情形下走出500米,他们就来老王的包子铺互相做东请客。老王收的钱,青菜香菇包五毛一个,马齿苋香肠包八毛一个,还是15年前的价格。

    ⑩要是他们乐意,老王会拿出家里的粗茶给他们泡上一壶,陪着说说话。老王只是简单地说,谁没有老的时候,老了,就没人愿意问你想要什么,和谁在一起,吃啥饭了,这多可怕;这些老年人,以前有地位有学问也好,没地位没学问也罢,如今谁羡慕谁?能走出这500米去,能硬硬朗朗地吃下两只包子,能花五块十块请个客,能有说得上话的朋友,就是福气。干嘛不让他们福气长一点呢?

(选自2013《青年文摘》第19期)

(1)第⑧段划曲线句“老王这人“轴””,老王的“轴”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横线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那个只有四平米的包子铺,黄金时代是在春天,万物如吹哨子一样绽开蓓蕾,春笋肥了,马齿苋蹿出了肉嘟嘟的叶子。

②剁起来万马奔腾,嚓嚓作响。

(3)本文主要写老王善做包子,但第③段却写老王在广场玩大石锁的事,是否多余?
(4)从“包子王”的身上,你觉得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      

②与朋友交而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迂公修屋

    久雨屋漏,一夜数徙床,卒无干处,妻儿交诟。(迂)公急呼匠者葺治 , 劳费良苦。工毕,天忽开霁,竟月晴朗。公日夕仰屋叹曰:“命劣之人,才葺屋,便无雨,岂不白折了也!”

(节选自《迂仙别记》有改动)

【注释】①诟(gòu):骂。②葺(qì)治:修理。③折(shé):折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久屋漏      

不白折了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工毕,天忽开霁,竟月晴朗。

(3)读了上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四、写作(共1小题)

1、请以“从那以后,我不再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含个人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桐乡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