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地理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读世界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经线、纬线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圆圈表示纬线 B . 所有经线不等长 C . 指向北极点的直线表示纬线 D .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2)点A的经纬度位置是(   ) (2)
A . 60°N,90°E B . 60°S,90°W C . 60°N,90°W D . 60°S,90°E
(3)沿地球自转方向,40°纬线依次穿过(   ) (3)
A . 亚洲  欧洲  大西洋  北美洲  太平洋 B . 欧洲  大西洋  北美洲  太平洋  亚洲 C . 北美洲  太平洋  亚洲  欧洲  大西洋 D . 欧洲  亚洲  太平洋  北美洲  大西洋
(4)下列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4)
A . 有“白色荒漠”之称 B .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 . 海洋环境没有受到污染 D . 资源匮乏,无科考价值
2、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   ) (1)
A . 北半球夏季 B . 南半球夏季 C . 南半球7月 D . 北半球1月
(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    ) (2)
A .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 .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 .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 .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3、读东南亚区域图(阴影表示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油棕出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中南半岛南高北低,山河相间 B .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落叶阔叶林广布 C . 马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 . 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马来西亚的油棕出口(   ) (2)
A . 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单一 B . 产品科技含量高,价格高 C . 以棕油为主,多种油棕产品为辅 D . 以相关工业制成品为主
(3)东南亚吸引发达国家来投资设厂的优势是(   ) (3)
A . 气候温和 B . 广泛种植咖啡 C . 劳动力充足 D . 科技水平高
4、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引淡水种植,A国试验种植海水稻已取得成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A国发展海水稻的自然条件是(   ) (1)
A . 市场广阔 B . 淡水资源缺乏 C . 光照不足 D . 土壤盐碱化
(2)波斯湾至新德里的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①线路(   ) (2)
A . 气象灾害干扰大 B . 地质灾害影响小 C . 途经其他国家,便于管理 D . 管道全部位于陆地,连续性强
5、读拉丁美洲地形图(单位:米)与虚线区域内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地势东高西低 B . 降水自西向东递减 C . 河流流域面积广,水量大 D . 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2)数字②所在国家文化具有多元性,表现在(   ) (2)
A . 黑种人风俗习惯为主 B . 每年举办伊斯兰教的节日﹣﹣狂欢节 C . 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 D . 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一流
6、读美国和印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国都(   ) (1)
A . 濒临海洋 B .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 缺少寒带地区 D . 位于大洲中部
(2)关于两国经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都是发达国家 B . 都是主要粮食出口国 C . 工业产品主要销往日本 D . 小麦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7、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①洪涝 ②干旱 ③寒潮 ④地震 ⑤台风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 (3)
A .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 周三的天气可用 表示 C .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8、读川藏铁路及沿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藏铁路沿线(   ) (1)
A . 地势起伏小 B . 沙漠广布 C . 风能最丰富 D . 跨越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2)图示区域(   ) (2)
A . 信仰伊斯兰教 B . 蒙古族人口最多 C . 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D . 阿拉伯语为主
(3)三江源地区(  ) (3)
A . 是黄河、长江、怒江的源区 B . 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最初水源 C . 广泛种植青稞,放牧牦牛 D . 全面退耕可以彻底遏制环境恶化
9、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日均温10℃,最低温大于﹣10℃的酸性土壤中。北方种茶多在背风、向阳的半山坡,青岛、日照是山东省绿茶生产基地。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南茶区古老茶树保存最多,是因为(   )

(1)
A . 地处盆地,没有虫害 B . 气候湿热,茶树生长快 C . 当地居民没有喝茶习惯 D . 自然条件不利于人类活动,受影响小
(2)山东茶区集中在沿海,主要原因是(   ) (2)
A . 沿海多平原 B . 土壤盐碱性大 C . 受海洋影响,温度更适宜 D . 近海,降水更丰富
10、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读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在(   ) (1)
A . 沿海、沿江地区 B . 仅限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C . 交通便利、经济欠发达地区 D . 以南方、西北地区为主
(2)东北汽车产业群的优势是(   )

①轻工业发达 ②交通便利 ③原料、燃料丰富 ④汽车工业历史悠久 ⑤高铁的发展制约了汽车消费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11、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读台湾省位置图(甲)、海南岛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分布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植物资源更丰富,是因为(   )

①岛屿南北纵贯,跨温度带更多②大量引进外来物种③夏季高温多雨④山地面积广,海拔更高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A地年降水量多于B地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影响 D . 人工增雨
(3)两图相比(   ) (3)
A . 图甲比例尺大 B . 图甲内容详细 C . 图乙比例尺大 D . 图乙内容简略
12、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AB两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 (1)
A . 200米 B . 360米 C . 460米 D . 560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在A点能看到C点 B . 地图三要素全部缺失 C . 该区域的地形以丘陵为主 D . 图②是沿CD线的剖面图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北部大开发”的发展规划,范围大致位于该国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40%,人口约占全国的5%。

材料二  澳大利亚区域图、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1)分析东南部城市密集的社会经济因素      
(2)简述北部肉牛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北部人口现状,为养牛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说出达尔文港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分析该工业中心的形成条件。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番茄喜温、光。工业番茄果皮厚,利于机械化作业。欧洲番茄酱消费量巨大。农产品加工业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工业部门,完善的旅游设施及服务使意大利的入境旅游收入居世界前列。随“一带一路”的发展,意大利与哈萨克斯坦开展了番茄种植业、旅游业的国际合作。

材料二  中亚区域图(图1),阿斯塔纳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三  意大利主要风景名胜分布图(图3)

(1)描述中亚地区的地势特点      
(2)分析哈萨克斯坦番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简述两国番茄合作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3)分析意大利吸引中亚居民出境游的优势条件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主干流是西江。上游又称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水力力电主要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下游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处于“多中心分工协作”阶段,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湾区城市间联系日益加强。

材料二  (见图一)

材料三  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生物产业等)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突出。(见图二)

(1)珠江发源于      高原,A省区的简称      
(2)简述西江比东江水能丰富的原因,分析西电东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3)概括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联系的两种主要方式,深圳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6000多年前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延安宝塔山都是令人向往的研学基地。黄土高原的各学校地理研学小组,开展的地理研学活动主题多样,既有生态环境方向的,又有历史文化方向的。

前期设计地理研学主题

(1)自然方向围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人文方向(图示研学路线①②)分别围绕            主题展开。

实验指明资料搜集方向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学小组发现:长城以南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貌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他们做了如下4组实验,模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获得了各组实验数据,其中B组的实验数据(降水量相同)如表:

植被覆盖率(%)

径流量(mm/30分钟)

产沙总量(g)

100

9.77

0.85

70

27.31

4.34

40

41.91

57.29

0

50.83

123.07

得出结论:

植被是通过减少      来实现减沙的。

为了印证实验结果,研学小组需要搜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地形坡度、            等资料。

实践见证水土保持成效

(3)经现场考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学小组发现黄土高原水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他们展示了绘制的当地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拍摄的两幅梯田图片。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凹地,降雨时形成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得出结论:

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显示,在坡地不同部位采取了            和A处(坡脚)建拦土坝的治理措施。沟谷也建拦土坝,其作用是      

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看,内环式梯田的优势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