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8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共16小题)

1、在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如图),乙醛在两电极分别转化为乙醇和乙酸。下列对电解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则a极为Pb电极 B . 石墨Ⅱ电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 C . 阳极反应为CH3CHO+H2O-2e-=CH3COOH+2H+ D . 每处理含8.8g乙醛的废水,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2、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 .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 . 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C . 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 . 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3、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 B .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 C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 .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伴随化学变化

③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Fe(OH)3、FeCl3、HNO3都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备

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A . ②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⑤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23gNa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A小于2NA B . 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 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7.5 NA D . 0.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Na+ 数为0.4N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B . 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0L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A C . 8.7g二氧化锰与含有0.4molHCl的浓盐酸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D . 12g金刚石中C-C键的数目为4NA
7、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盐酸

Ca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Cl>C>Si

B

浓硫酸

蔗糖

Ba(NO3)2溶液

验证SO2与可溶性钡盐可生成白色沉淀

C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溶液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D

浓硝酸

Fe

NaOH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 .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 Ba2+2OH=BaSO4↓+2H2O C .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 +2H=CO2↑+H2O
9、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c(H+)= 1x10-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Fe2 K SO42- NO3- B . Mg2 NH4+ SO42- Cl C . Ba2 Na MnO4- SO42- D . Na K SO42- NO3-
10、汽车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有该反应发生:(   )

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每生成16 mol N2转移30 mol电子 B . NaN3中N元素被还原 C .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
11、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 取a g混合物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后质量减少b g B . 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后质量增加b g C . 取a g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D . 取a g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滴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V mL
12、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已知:H2O2 H+ + HO2-、HO2-  H+ + O2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 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 . 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 D . 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
13、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新制氯水滴入Na2S 溶液中

乙醇滴入K2Cr2O7酸性溶液中

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草酸滴入KMnO4 酸性溶液中

现象

产生黄色浑浊

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液体变为红褐色且澄清透明

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紫红色褪去

A . A B . B C . C D . D
14、2.已知:①H2(g)+1/2O2(g) = H2O(g) ΔH1=-241.8 kJ·mol-1

②H2(g)+1/2O2(g) = H2O(l)  ΔH2=-285.8 kJ·mol-1

气态分子中的化学键

断开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O—H

465

O O

49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气的燃烧热ΔH=-241.8 kJ·mol-1 B . 断开1 molH—H键需要吸收439.2 kJ的能量 C . 相同条件下,1 mol H2O(g)比1 mol H2O(l)能量高 D . 18 g H2O(l)完全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需要吸收285.8 kJ的能量
15、能说明在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3H2(g)+N2(g)⇌ 2NH3(g) 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 . c(H2):c(N2):c(NH3)=3:1:2 B .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 . 氢气消耗的速率是氮气消耗速率的3倍
16、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 mol·L-1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      B .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 C .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 . 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五小题,共52分)(共5小题)

1、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有下列变化:CO32-→CO2、C2O42-→CO2、Fe3+→Fe2+ , 找出其中一个变化与“MnO4-→Mn2+”组成一个反应,写出该反应的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2)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可发生如下反应:

MnO4-+5e-+8H+→Mn2++4H2O;MnO4-+3e-+2H2O→MnO2+4OH-;MnO4-+e-→MnO42-。由此可知,高锰酸根离子(MnO4-)反应后的产物与      有关。

(3)高锰酸钾溶液可代替二氧化锰用来制取Cl2 , 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4)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有如下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 10S+24H2O,若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 g,则FeS与KMnO4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个。
2、)三硫代碳酸钠(Na2CS3)常用作杀菌剂、沉淀剂。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三硫代碳酸钠的性质并测定其溶液的浓度。

实验1:探究Na2CS3的性质

步骤

操作及现象

取少量Na2CS3 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并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1)H2CS3      酸(填“强”或“弱”)。
(2)已知步骤③的氧化产物是SO42 ,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2:测定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取100mLNa2CS3溶液置于三颈烧瓶中,打开仪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稀H2SO4 , 关闭活塞。

已知:Na2CS3 + H2SO4=Na2SO4 + CS2 + H2S↑。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46℃,与CO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盛放无水CaCl2的仪器的名称是      

(4)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热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5)为了计算Na2CS3溶液的浓度,对B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19.2g固体,则A中Na2CS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分析上述实验方案,还可以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Na2CS3溶液的浓度,若反应结束后将通热N2改为通热空气,计算值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某强酸性溶液 X:可能含有Al3+、Ba2+、NH4+、Fe2+、Fe3+、CO32-、SO42-、SiO3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在空气中会变为红棕色。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给信息可知,溶液X中确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      
(2)气体A是      (填化学式),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根据题给信息和图中转化关系,可以确定溶液X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检验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是      
4、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工业上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从某酸性废液(主要含Cu2+、Fe3+、H+、Cl-中制备氯化亚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步骤①中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3)步骤④中所加物质X为      
(4)步骤⑤的操作是      
(5)步骤⑥应调节溶液pH呈酸性,且用乙醇洗涤CuCl晶体,目的是      
(6)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只有十多种,但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短周期中可以做半导体材料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其气化或液化,其中一种液化是将气化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

N2(g)+3H2(g) 2NH3(g)。

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2.5mol N2和7.5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固定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 3H2(g) ⇌2NH3(g) , 5分钟末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则5分钟内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V(NH3)=       ;氢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是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下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若将上述装置中的氢气换成甲醇,其余都不改变,对应装置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8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