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将重为2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

A . 18N B . 16N C . 14N D . 10N
2、2016 年 10 月 17 日 7:30 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任务的 2 名航天员要飞行33 天。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 )
A . 海洋水 B . 冰川水 C . 河流水 D . 大气水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天平称量氯化钠,应先调零,然后只需在左盘垫称量纸称取氯化钠,防止腐蚀 B .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 课本“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中使用弹簧秤时可以不竖直 D . 往试管内装固体粉末时,试管应倾斜,待药匙送药品到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竖立
4、2018 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 . 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C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 .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是一种混合物 B . 水中存在氢分子,所以水在通直流电时能生成氢气 C .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 .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6、下列食盐溶液,溶液质量分数不等于 5%的是( )
A . 5g 食盐完全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的溶液 B . 100g 水中溶解了 5g 食盐得到的溶液 C . 每 100g 食盐溶液中含有 5g 食盐 D . 食盐和水按 1∶19 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7、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0 克水溶解 20 克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克 B . 20℃时,100 克水中溶解了 10 克某物质,在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0 克 C . 20℃时,50 克水最多溶解了 18 克某物质,在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8 克 D . 20℃时,32 克某物质需要 100 克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在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2 克
8、下列关于 a、b 数值的比较中,a 一定小于 b 的是( )
A .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 B . 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溶解度为 b 克 C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向其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 D . 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 a 克,高温时为 b 克
9、体积为 60L 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 50N,体重为 450N 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 取 10N/kg)( )
A . 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 . 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 C . 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 . 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小船的重力 C . 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D . 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11、如图所示,一杯溶液长期放置在恒温环境中,水中的 A、B 两处有不同的( )

A . 压强 B . 温度 C . 密度 D . 浓度
12、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 .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C .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 .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 B . 20℃时,取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钙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相同的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蒸发前小,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 . 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D .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14、如表说明 A、B、C、D 四种液体的性质,小龙取其中一种液体与蒸馏水加入试管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试管内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龙所取的液体为哪种( )


液体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与蒸馏水作用

A

0.78

-9.7

65

可互相溶解

B

1.15

-5.2

218

不可互相溶解

C

0.8

6.4

81

不可互相溶解

D

1.3

12.5

290

可互相溶解

A . A B . B C . C D . D
15、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 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假设溶液体积不会发生变化)小球将( )
A . 上浮 B . 悬浮 C . 下沉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分散在水中,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2)它们都属于      
2、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③      ,⑤      
(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      循环、海洋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三种。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 1 和图 2 回答问题。


(1)图 1 是电解水的实验,能收集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气体的试管是      (填字母)
(2)请在图 2 中用“ ”、“ ”表示反应后的生成物。
4、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2)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5、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 1.08 克/厘米 3 左右,变质蛋密度可降至 1.03 克/厘米 3 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 1.03 克/厘米 3 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则这三个鸡蛋受到的浮力 F、F 、F 的大小关系是       
(2)丙鸡蛋受到的浮力      丙鸡蛋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      鸡蛋。
(4)配制密度 1.03 克/厘米 3 食盐水可用 60 克食盐溶于 1000 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6、向装有等量水的 A、B、C 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10g、25g、25g 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 1 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在图 2 中,能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要使烧杯 B 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4)依据图 2 的分析判断,若分别将 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4)
A .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 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 C . 溶液的质量:甲>乙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盒 A、B 中各加入 10 牛的水,再将 B 盆放入 A 盆,B 盆漂浮。这时 B 盆所示浮力:F =GB +10N>10N。继续往 B 盆内加 30 牛水,B 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 (3)
A .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不可以质疑 B . 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 .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 . 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4)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可知,重 50 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      
(4)
A . 一定小于 50 牛 B . 一定大于 50 牛 C . 一定等于 50 牛 D . 可以大于 50 牛
2、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大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证假设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

结论

在 2 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温度相同的100mL 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颗粒大小相同的硫酸铜晶体,其中一个烧杯用玻璃棒搅拌

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铜晶体溶解得      

(填“快”或“慢”)

假设二正确

【反思评价】

⑴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⑵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的影响      

⑶在本实验中搅拌能加快晶体溶解速度的原因      

⑷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      

四、分析计算题(共3小题)

1、最近,我们认识了一种能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但是有些同学不是很明白,密度计上的刻度为什么是“上小下大”的呢?请你帮他们解释一下。
2、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g?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 436.6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mL?水的体积是多少 mL?
3、图甲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 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的情景。图乙是 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g 取 10N/kg)。求:

(1)长方体 A 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长方体 A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 A 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