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六第2单元第5课上埃及的奇观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根据以上材料,所缺字应为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①文字艰涩难懂 ②纸草来源枯竭 ③法老不再提倡 ④强势文化冲击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美)马修斯等《西方人文读本》
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学者在胡夫金字塔东2.4公里发现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数百米和大狮身人面像的东南,发现了金字塔建设者的墓。……1994年,美国筹备了一个基金会,恢复发掘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国学者莱赫奈尔说,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经居住过至少5万人,而或许多至10万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师和普通劳动者。
——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材料三 在考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今天的人们往往不易想象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过多地拘泥于技术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力量。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
请回答: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一座未完工的金字塔揭示了古埃及人运输石块的谜底。原来他们依靠修筑上坡道,靠人力和畜力往上拽拉石块。坡道一般以尼罗河河岸靠近船只停泊的地方为起点,笔直通往金字塔的一个侧面,金字塔的其余三面修筑三堵呈“凹”字形的墙,供挪动石块和建筑工人行走,如同脚手架。随着金字塔往上垒,坡道越来越升高、延长,“脚手架”也越来越高。这样,整个施工过程中,金字塔的四周被坡道和“脚手架”所包围,直到工程结束,它们被拆除后,方显出金字塔的真面目。
材料二: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