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共7小题)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bó xué睿智的科学家,他们的非凡气质,常常能唤起我们对理想的chōng jǐng和追求。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B . “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C . 我们才十三、四岁,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D . 春天来了,校园内玉兰花、桃花、梨花……争相开放。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B .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 这篇文章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可能是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句中加点的“在、这、最、深远”词性分别是介词、代词、副词和形容词。 C .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一句运用排比手法,显得有气势,感情强烈。 D . 《孙权劝学》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是君主对大臣的爱称,“孤”是大臣对君主的尊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深林人不知,      。              ②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③万里赴戎机,      。    ④马上相逢无纸笔,      。  

⑤《陋室铭》中以“交往人物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⑥《爱莲说》中表现莲花高洁庄重、洁身自爱的名句是:            

6、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一书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人名),“骆驼祥子”得名的由来是

      

(2)下列关于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2)
A .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10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B .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 C . 《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一生的三起三落,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D . 曹先生是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E .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二辆车因给小福子办丧事而被卖掉。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今年的5月10日是母亲节,新华中学准备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活动。

(1)【征集方案】学校要求初一各班制订一个“孝亲敬老”活动方案,方案要围绕一个具体主题展开,并用一句凝练的口号概括这个主题。你们班的主题是      
(2)【启动仪式】学校将在本周六(5月23日)下午两点在学校一楼报告厅举行“孝亲敬老”活动启动仪式,请全体师生按时参加。下面是以学校团委办公室名义撰写的一则通知。
 

①通知内容不够具体,请指出缺少的内容:      

②通知格式不够规范,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3)【分享感受】通过活动,你对“孝亲敬老”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的孝亲故事是不是也触动了你心底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请你谈谈你的感受。

二、阅读理解(共57 分)(共5小题)

1、阅读萧德藻的《樵夫》

樵  夫

萧德藻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注】①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②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③谋:筹划。

(1)诗歌通过描写            两个镜头来表现山中樵夫的生活。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你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中读出了作者对山中樵夫什么样的感情?
2、阅读文言短文《南方多没人》 ,完成各题。

    南方多没人 ,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③掌握潜水的规律(方法)。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与水居也  (       )                ②见舟而之  (       

③未有不者  (       )                ④北方之勇者(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舟而畏之

(2)
A . 何陋之有(《陋室铭》) B .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C . 君子之行(《诫子书》) D .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两处)

    故 凡 不 学 而 务 求 其 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没者岂苟然哉?

②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5)通过这则文言短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各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观点。(10字以内)
(3)梁启超先生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之内涵相符的一句话。
4、阅读《驿路梨花》(节选),完成各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⑥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三个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

①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②那洁白的梨花      

③驿路梨花处处开:      

(2)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⑤段的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
5、阅读《蝈蝈儿声里乡愁浓》,完成第各题。

     ①酷热的夏日,乡村男孩喜欢的虫子有两种:知了和蝈蝈。知了躲在树上,蝈蝈藏在庄稼地里,它们高唱低吟,烘托着时节的气氛。

     ②知了没法养,它细细的管状嘴巴吸取树汁,离开树就活不了几天。蝈蝈像蚂蚱,长着一对强劲的大牙,可以吃叶子、花瓣、瓜果,只要好好养它,能活上好多天,比知了更有乐趣。

     ③养蝈蝈先要去庄稼地里逮,不同庄稼地里的蝈蝈长相和性情也不一样。大豆地里的蝈蝈浑身碧绿,谷子地里的蝈蝈像生了一层铁锈,红薯地里的蝈蝈介于两者之间。铁锈色的蝈蝈被我们叫做“铁皮蚰”,活泼好斗,只要对着它吹一口气,它就会架起翅膀“吱吱”高叫,非常可爱。

    ④不管哪一种蝈蝈,逮起来都不容易,得有足够的耐心才行。哪怕蹑手蹑脚地走进庄稼地,正在欢叫的蝈蝈也会立马集体罢唱,警觉地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着,让人陷入无边的迷茫里,逼着你不得不跟着它们一起安静下来。三五分钟甚至十多分钟以后,蝈蝈才会重新叫起来。循着叫声睁大眼睛使劲儿搜寻,锁定目标屏住呼吸慢慢靠近,把手掌蜷成空心猛地捂下去,才有可能逮得住——只要一击不中,敏捷的蝈蝈三蹦两跳就钻进枝叶间没了踪影。

    ⑤逮蝈蝈还得勇敢,不怕被咬。捂住的蝈蝈不会放弃挣扎,冷不丁张开大牙就咬中了手指,如果怕疼手一松,它两条长而有力的后腿蹬地一蹦,能跳出两尺远,随即逃之夭夭。因此,捂的力度得拿捏好:松了它咬人,重了或是捂死或是弄掉长腿,就不够完美。逮住一只蝈蝈后用豆叶包起来揣进兜里,再逮下一只。

     ⑥养蝈蝈就轻松多了。但对于男孩子,能有一只漂亮的蝈蝈笼子,就像给一匹骏马配一座宝鞍,钟爱的蝈蝈才能有被炫耀的身价。高粱秆是编织蝈蝈笼子的好材料。选一株高粱,将长短适中的几节留下来,用小刀从中间均匀地劈成半厘米宽的长条,刮去内瓤,干净的篾子就可以编蝈蝈笼子。这种笼子有苹果大小,稍微扁平一些,便于揣进口袋。黑暗中的蝈蝈一开始不乐意叫唤,我们就一直揣着它,叫做“暖蝈蝈”,直到让它学会在黑暗里鸣叫。

     ⑦也有人会把蝈蝈散养在院子里的丝瓜秧上,觉得这样的蝈蝈更自由,也叫得更响亮。但这常常会害死蝈蝈:地上的鸡、会飞的喜鹊和黑卷尾,哪个啄起蝈蝈来都不会心软。

     ⑧长大后离开乡村,已经好多年没有见到蝈蝈了。前几天,在县城的大街上遇见一个黝黑的中年男人,用自行车驮着一大铁笼蝈蝈叫卖,十块钱一只。尽管心里觉得贵,还是买回家一只放在了阳台的花草间,半夜里它竟兀自“吱吱吱”欢快地叫起来。

     ⑨不知道它是不是在想念家乡,反正我是沉浸到儿时家乡的梦境里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8年第1期)

(1)本文以“蝈蝈”为叙事线索,写了“我”与蝈蝈之间的哪三件往事?

                  

(2)请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哪怕蹑手蹑脚地走进庄稼地,正在欢叫的蝈蝈也会立马集体罢唱,警觉地待在原地一动不动。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这两段文字分别有什么作用?

②    修辞手法:      

②不同作用:

本文第②段:      

链接材料:      

三、作文(60 分)(共1小题)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先在题目横线上填上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②不少于600字。

③    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

④   书写工整规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兴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